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效應管的檢測
場效應管的檢測
由于場效應管的結構、原理和普通三極管不同,在業余條件下用萬用表作判別的方法亦不相同,在測試前將雙手摸觸一下自來水管或地線,以放掉身體的電荷。
1.G極(柵極)的判定:萬用表用R×100檔,分別測量場效應管每兩腳間的阻值(正反向各測一次),應有一對腳阻值為數百歐姆(如均為大阻值,則用兩表筆卡住兩只腳,黑筆再點另一腳,如仍為高阻值,再將紅筆點另一腳,總有一次出現有兩腳低阻值的情況,如沒有這種情況,管子應屬已損壞)這時萬用表兩表筆所接的引腳是D極(漏極)和S極(源極),對其它腳均為阻值大的是G極(柵極)。
2.D極(漏極)、S極(源極)的判定:萬用表置于R×10檔,將紅、黑表筆卡住要判斷的D、S極上,分別測量兩極間的正反向電阻值,在測得阻值為較大值時,用黑表筆與G極(柵極)接觸一下,然后再恢復原狀,在此過程中,紅、黑筆應始終與原管腳相觸,這時萬用表的讀數會出現兩種情況:若讀數由大變小,則萬用表黑筆所接的管腳為D極(漏極),紅表筆所接的管腳為S極(源極);若萬用表讀數沒有明顯變化,仍為較大值,這時就應把黑表筆與引腳保持接觸,然后移動紅表筆與G極(柵極)觸碰一下。此時若阻值由大變小,則黑表筆所接的管腳為S極(源極),紅表筆所接的管腳為D極(漏極)。
3.類型的判定:確定D極(漏極)和S極(源極)后,如果萬用表黑表筆所接為D極(漏極),紅表筆所接為S極S極(源極),而且用黑表筆觸發G(柵極)極,這時表明該場效應管為N溝道;如果黑表筆所接為S極(源極),紅表筆所接為D極(漏極),且需用紅表筆才能觸發G極(柵極),則表明該場效應管為P溝道。
4.跨導大小的判別:對于N溝道的場效應管,用紅表筆接S極(源極)黑表筆接D極(漏極),萬用表讀數應較大,這時若用100K電阻一端先按D極(漏極),再碰G極(柵極),萬用表讀數就會發生變化,變化越明顯,說明該場效應管的跨導越大。
對于D溝道的場效應管,用黑表筆接S極(源極),紅表筆接D極(漏極),方法同前。
有的人用手觸碰G極(柵極)的方法來試亦可,但易造成擊穿故障。
有些大功率管,S極(源極)與D極(漏極)反向并有一只二極管,測試時應考慮這一情況。
場效應管-晶體管的組合管,也可按這一方法測試

![]() ![]() |
![]() |
- › 用萬用表檢測功率場效應管
- › 場效應管的檢測
- › 場效應管
- › MOS場效應管的測量
- › 場效應管和雙極型晶體管的比較...
- › 場效應管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 › 場效應管對照表
- › 場效應管檢測方法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