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不難發現,集成顯卡體質越好,在相同的設定下極限外頻就越高,這也就是為何板載DDR3的主板具備更好的外頻表現的原因所在;那么對于板載DDR2顯存的主板的用戶,就沒有什么別的方法可以提升外頻了么?結論是NO!具體方法有二:1. 通過要求廠商在BIOS內增加顯存頻率333Mhz甚至更低的選項,按照公式,BIOS內顯存頻率設定值越低,開啟板載的極限外頻就越高;2. 軟改顯存頻率, 新的AMD OverDrive2.0.14軟件提供了顯示核心和顯示頻率的調節功能。使時需要注意的是,一定在在BIOS內將顯示核心頻率設定置為默認。
有了前面的前面的準備工作,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需要選定自己需要的外頻值,尋求集成顯卡的優化方法。
外頻設定:對于影響集顯性能五大項目,其中集成顯卡核心頻率和內存的參數是獨立的,調其中任意一個項目不會影響其他項目,而另外三項卻是相互關聯,三者的組合起來將產生多種設定;對于優化者而言,自然是希望各個參數均是極優的,以達到理想的性能,然而在實際中并非所有的 優參數所由一種設定實現-----這樣,就需求尋找各個互相制衡中的參數的平衡點。
舉例而言,對一顆極限在3.4G的K8 CPU,我們該如何選擇外頻和倍頻的配置,既能發揮出內存的性能,又能讓HT總線足夠高。這需要相當的技巧,并且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假定內存足夠好,6分頻比是 理想的,此時內存頻率為34006=566,等效為1132Mhz,當然前提是內存能夠在該頻率下穩定;接下來就需要選持合適的外頻,是選擇261*13,還是340*10,或是400*8.5,以提升HT總線頻率為標準:HT總線為5X,如果主板能夠承受2000Mhz的HT總線頻率(實際上790GX主板具備此種能力),顯然是外頻越高越好;于是就得到這樣的一組參數:外頻400、倍頻8.5、內存分頻(不是分頻比)為DDR667、HT總線倍頻為5X(或1000Mhz)---一個初步的優化方案形成。
因此可以總結出如下思想方法:首先,熟知CPU、內存和主板的三者體質,這是優化的前提;第二,HT總線倍頻保持為5X,根據CPU頻率選持合理的外頻和倍頻,理論上是倍頻越低越好,以得到高外頻;第三,根據倍頻和內存體質選擇合理的分頻比,繼而設定相應的分頻。
內存優化:由于各廠商推出的BIOS中內存參數選項不盡相同,所以難以統一論述,只以memset為例,對部分重要的參數進行講解,得出這些參數的影響規律花費的時間無疑是 多的。
Memset軟件
對于tCL、tRTC、tRP、tRAS、tRC幾個參數,大家是十分熟悉的,這即是大家熟悉的大參,不待我說,在不影響穩定的前提下,盡量將延遲優化至 低。對比測試發現,tCL的影響因子是 大的,因而保證穩定性的前提下,首先考慮優化該參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