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故障維修實例
CASPER TM-5158彩顯無光柵的檢修
故障現象:電源指示(綠)燈亮,無光柵。
分析與檢修:打開機殼,通電檢測,主電源D910輸出端電壓為90V,D911輸出端電壓為22V,D912輸出端電壓為15V,D914輸出端電壓為75V,D909輸出端電壓為8V,均屬正常。檢測行管Q412 C極電壓為90V,b極電壓為0V,說明行輸出電路不工作。再測推動管Q404 b極電壓為0.75V,C極電壓為0.1V。而檢查Q404良好;檢測IC903的(3)端輸出電壓為12V,正常;檢測R422阻值正常。分析Q404并未工作在脈沖狀態而是呈飽和導通狀態。判斷故障出在行振蕩電路。根據電路板,實繪行振蕩、行輸出及X射線保護電路圖如下:
IC401 (1)腳為行振蕩脈沖輸出端。Q405、Q406、ZD402、D402及D411等組成行過壓保護(即X射線保護)。當正常工作時A點電壓低于ZD402的穩壓值 ,ZD402截 止 ,Q405、Q406也截止。Q405、Q406無分流作用,行電路正常工作;當行電壓升高時,行輸出變壓器(4)腳電壓隨之升高,經D411、C428整流濾波后A點電壓也隨之升高。當行電壓超過規定值時,A點電壓會超過ZD402的穩壓值,ZD402擊穿,導致Q405和Q406相繼飽和導通。IC4O1 (1)腳輸出的行振蕩脈沖被分流,Q404因b極電位被鉗位而截止,行推動、行輸出電路因無行振蕩脈沖而無法工作。從而有效地保護了彩顯和扼止了X射線。
查Q405、Q406正常;檢測IC401的(1)腳電壓為5V(正常應為2.2V),檢測IC4O1各腳電壓如表1。
檢測IC401外圍電路未發現異常,分析判斷IC401損壞,更換后試機,一切正常。為便于同行維修,附IC401的正常工作電壓(實測值)如表2。
CRT顯示器故障維修四例
故障現象1:AST(VGA)彩色CRT顯示器顯示垂直幅度正常,但水平幅度縮小。
故障分析與維修方法:顯示的內容完整,表明場掃描電路、視頻放大電路、 高壓電路都基本工作正常,可能損壞的電路是行掃描電路、電源電路。檢查維修方法如下
1.關機斷電,靜態測量行掃描電路主要元器件有無硬損壞。實測Q502、 Q503、Q505以及外圍電路的阻容元器件,均未發現明顯異常。
2.通電測量行掃描電路主要元器件各極電壓。當測量行振蕩集成電路芯片TDA1180P第1腳電壓時,發現由12V上升為18V。TDA1180P第1腳電壓是由開關電源提供的,因此,應檢查電源電路的工作情況.
3.檢查電源的12V輸出電壓為18V左右。進一步檢查發現,該機的12V穩壓電路是由U801(UA7812)擔負的,由于U801沒有徹底損壞,所以靜態測量損壞不明顯,換一新品,開機試驗故障現象解除。
故障現象2:AST(VGA)彩色CRT顯示器無光柵顯示。
故障分析與維修方法:無光柵、無顯示,表明顯示器沒有工作。可能損壞的部位或是電源電路或是主要負載電路。由于負載電路較復雜,一般應先檢查電源電路。檢查維修方法如下:
1.檢查保險絲F801,完好。
2.拔下消磁線圈插頭,合上電源開關,測量電源線兩端阻值很大,說明可以加電進行檢查。
3.檢查整流濾波電路。測量整流橋堆PR801輸出兩端電壓約為308V,說明整流電路無故障。
4.檢查電源振蕩電路。實測開關管Q801基極電壓為0.5V左右,說明電路沒有振蕩,可能振蕩電路有故障.
5.靜態測量振蕩電路的主要元器件。在線測試未發現明顯異常。斷開C808測量該電容器時,用R*10K檔測試表針紋絲不動,可能C808失效,換一同參數的新品,加電開機試驗,顯示器恢復正常。
故障現象3:AST(VGA)彩色CRT顯示器開機很短時間后,顯示內容左右扭曲,上下晃動。故障分析與維修方法:開機時顯示的內容正常,說明機器各部分工作正常。過一會兒發生顯示內容左右扭曲、上下晃動,說明電路有不穩定的元器件。這種元器件只能在低溫條件下正常工作,當其溫度上升到一定值時,就不能正常工作,維修時常稱之為“活”故障。
遇到“活”故障,可采用人為“降溫”的方法找到故障器件。具體辦法有兩個:
1.取一個吹頭發用的“電吹風”,將其功能選到冷風檔,對著可疑的元器件吹冷風,當吹到某一個元器件時故障解除,表示該元器件損壞,應更換。
2.用一棉球沾上無水酒精擦拭可疑元器件表面,讓酒精加速元器件散熱,如果擦試某一元器件表面時故障現象解除,說明該元器件損壞,應予更換。
但是機內元器件有幾百個,要做到每個元器件都采用“降溫”法來處理既不現實又不安全,因此,在采用“降溫”法之前, 好先確定一下故障范圍和可能損壞的元器件,然后再謹慎實施“降溫法”。本例故障現象說明掃描電路或電源電路有不穩定的元器件。用“降溫”法對行振蕩集成電路TDA1180P、場振蕩集成電路TDA1670A、電源整流橋堆PR801等元器件進行“降溫”處理,當對整流橋堆PR801實施“降溫”時,故障現象有瞬間解除,說明PR801有軟損壞。取下PR801,換上一個同型號的新品,顯示器恢復正常。
故障現象4:AST(VGA)彩色CRT顯示器光柵成比例地縮小。
故障分析與維修方法:光柵成比例地縮小,即光柵的上下左右均有規律地縮小,這可能是行掃描與場掃描電路存在問題。但是,行掃描與場掃描電路同時出問題是很少見的。仔細觀察故障現象,發現行掃描與場掃描電路工作過程沒有問題,只是掃描的電壓不足,導致光柵成比例地縮小, 大的可能是電源供電不正常。檢查維修方法如下:
1.檢查電源整流濾波電路。測量橋式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為300V,證明電源的整流濾波電路沒有問題。
2.檢查直流電壓輸出電路。測量電容器C204的正極,電壓為5V,正常;測量電容器C802的正極,電壓為18V,正常;測量V801的輸出極,電壓為12V,正常;測量電容器C816的正極,電壓為60V,比正常值低30V(正常值90V)。這點電壓異常,說明這條支路有故障,可能損壞的元器件有:C816、L805、C817、D805以及開關變壓器在該支路繞組。將上述元器件逐個焊下測量,發現電容器C817無充放電過程,D805正反向電阻相差不大,其它元器件均完好。更換一只新的電容器C817和整流二極管D805,重新焊好電路各元器件,加電開機
GBVAD1514SS(IPC)顯示器電源電路與檢修
一、簡介
IPC GBVAD1514SS 15英寸多媒體電腦顯示器,按實物測繪的開關電源局部(G1)電路如圖所示(圖中各處的電壓值,是用500型萬用表在脫機狀態測得的正常值)。
電源電路由消磁電路、干擾抑制電路、市電整流濾波電路、開關電源電路、開關脈寬控制與穩壓電路、脈沖整流濾波電路及保護電路組成。由以上電路構成兩個相互獨立的開關電源電路:由U5A3、Q5A2、T5A1等元件組成提供接口和數字處理等電路工作電源的開關電源G1;由U501、Q503、T502等元件組成視放、掃描等電路工作電源的開關電源G2。
二、常見故障檢修
開關電源出現故障主要表現為輸出電壓異常,從而導致無顯示、無光柵或顯示光柵異常等故障現象。
1無電壓輸出
對此,可首先從顯示器在脫機通電時,電源指示燈顯示狀況來加以判斷。若開機時電源指示燈顯示黃色光,故障出在G2電源,通常G2電源損壞的元件以U501、Q503、R527居多,但也應檢查一下ZD502、R514、D530、R538、R526等元件是否異常;若電源指示燈顯示綠光,而不是先黃后綠變化,則故障出在G1電源上,通常G1電源易壞的元件有U5A3、Q5A2、D5A4、R5D8、R5A8、R5B2、R5B1等;若電源指示燈不亮,說明G1、G2電源均不工作。這時,首先應測電解電容C503兩端電壓是否在+300V左右,若無,說明故障出在整流濾波前。這部分電路易壞的元件有BD511、R503、R502、F501等,若發現這些元件損壞(R503除外),還要重點檢查一下G1電源的U5A3、Q5A2、R5B1;G2電源的U501、Q503、R527等元件是否正常;若有+300V電壓,說明故障出在+300V以后的電路上,應重點檢查一下G1電源啟動電路的Q5A1、ZD5A1、C5A4;G2電源的Q501、ZD501、C545、Q506、Q505、Q516、C512、ZD502、C509等元件。其次應對開關電源負載作檢查,負載過重甚至短路,均會導致過流保護,從而使開關電源停振而無輸出電壓;然后再檢查SG3842芯片是否正常。
2輸出電壓過高或過低
該故障主要由開關脈寬控制電路異常所致。可在監測電壓的同時,試調G1電源的VR5A1或G2電源的VR501,若輸出電壓有變化,則說明開關脈寬控制電路基本正常。否則應重點檢查G1電源的R5D2、R5D3、U5A1、U5A2;G2電源的R553、R554、U502、U505等元件。
IBM2248-005彩顯開關電源原理及維修
一臺IBM SVGA 2248-005彩色顯示器聯機后開機,指示燈閃動后熄滅,無屏顯。指示燈不亮說明開關電源出故障的可能性較大,據實物測繪開關電源電路(見99年電子報合訂本)供參考。
一、工作原理簡述
該電源是它激調寬式開關穩壓電源,主電源及行輸出電源各用了一塊脈寬調制集成塊KA3842A。主電源有+95V、+20V、+12V、+63V多路電壓輸出,行輸出電壓可調范圍+60~+130V。
220V交流市電電源經電網濾波后,第一路到自動消磁電路;第二路經整流濾波后,在C907上獲得+320V直流電壓,經脈沖變壓器T901加至場效應管Q901的D極;第三路經啟動電阻R905降壓并整流濾波后,加至IC901(KA3842A)7腳,提供啟動電壓。IC9018腳輸出+5V電壓,給C912充電,使之與IC9014腳內部電子開關形成振蕩。振蕩脈沖信號經PWM鎖存器調整脈寬,推挽放大后由6腳輸出,推動Q901工作在開關狀態。使T901各繞組產生電壓并經整流濾波后輸出各路直流電壓。同時,行逆程脈沖加至振蕩電路,可實現振蕩的同步控制。
由IC903(KA3842A)、Q902及其外圍元件組成行輸出二次電源提升電路。在IC9037腳得到供電后,其8腳輸出+5V電壓,經R945、C927產生振蕩,同時行逆程脈沖加至振蕩電路,實現振蕩同步控制。振蕩脈沖信號經調整脈寬推挽放大后由IC9036腳輸出,推動Q902工作在開關狀態,經D916整流、C934濾波后,得到108V直流電壓給行輸出供電。
R912、VR901、R913為取樣電路,取樣電壓加至IC9012腳,經內部誤差放大器比較放大后,加至PWM鎖存器調整輸出脈寬 ,從而調整Q901導通時間,使輸出電壓穩定。
當主電源負載過重,或輸出電壓過高時,流過Q901的電流加大,IC9013腳電流檢測端從R908取得的電壓增大,使振蕩脈沖的脈寬減小,從而減少輸出電壓,達到限流目的。當IC9013腳電壓超過1V時,IC901將停振保護。
對于行輸出二次提升電源,當行輸出電壓升高時,取樣電壓加至IC903的2腳,使6腳輸出脈寬減小,從而使輸出電壓下降,達到穩定電壓目的。反之亦然。調節VR903可改變行輸出電壓的大小。當來自顯示卡的分辨率設置變化時,其信號經Q101改變IC9032腳的電壓,調節IC9036腳的輸出脈寬,改變輸出電壓,自動調整光柵亮度和屏幕尺寸大小,保證在不同顯示模式下,圖像都能充滿屏幕。
當行輸出負載過重時,R946上的取樣電壓加至IC9033腳,使振蕩脈沖脈寬減小;當IC9033腳電壓超過+1V時,IC903停振而保護。
此外,對于符合能源之星(Energy Star)標準的顯示器,在有VESAs DPMS兼容顯示卡或軟件裝于主機上時,使顯示器直接與顯示卡通信,進行自動配置,顯示器不使用時能自動減少功耗,此時為待機模式,燈絲、視放、場掃描在工作,僅行輸出未工作。
二、故障檢修
該故障先檢查保險絲F901,未燒,應為過壓故障。查消磁電阻NR901完好,通電測+320V,正常。但開關管Q901各腳電壓為0V,電源未起振工作。斷電后先用100kΩ電阻給C907放電,再進行檢查。
經測Q901三腳短路,保險電阻R904擊穿開路,D907擊穿短路,IC901電源7與地5腳短路。在進一步檢查行輸出管Q405等相關易損件都正常的情況下,將以上元件換新。其中Q901原型號為P7NA60,為N溝道絕緣柵VMOS增強型場效應管,遂用2SK1117(600V、6A、100W)代換。對于MOS場效應管,代換時,用銅絲短路三引腳,在散熱片上涂以硅脂并固定好,焊完后去掉銅絲。注意,在換R904時,其兩端的防高頻輻射磁環不要忘了。
修理完后通電工作正常。分析此次損壞原因在于電源插座接觸不良,導致頻頻瞬間通斷電致使Q901及相關元件損壞。
IBM電腦顯示器維修幾例
1IBM2248-005 IBM2248-005顯示器常見的故障現象有以下幾種:
①對比度不可調;
②亮度不穩;
③上下跳動;
④左右不能調節;
⑤字符不清晰;
⑥顯示器開始一切正常,用一會屏幕底色變白,關掉顯示器,過一會重開又正常;
⑦剛開機時一切正常,用一小時左右顯示器的字符變虛;關掉顯示器一段時間后重開又變正常。
故障分析與解決:
上述的第一、二、三、四種現象 為普遍,但也很容易解決。它們幾乎都是由于顯示器前面的電位器質量不好引起的,而且有可能幾個電位器同時有問題。對于此類問題,可以先不要把電位器從板上焊下,而用尖嘴鉗把不好的電位調節器用適當的力夾一下,看是否恢復正常。如果正常則需要手動來回調節實驗一會,正常方可交付使用。如果效果不理想,則把故障電位器換掉即可。
對于第五種現象是由于聚焦不良引起的。需要對行輸出的聚焦電位器進行調節,調節后一般可恢復正常;但有一種情況是:有的顯示器當時調節恢復正常,用一段時間后又聚焦不良;另一種情況是無論如何調節聚焦電位器都不起作用,這時可用高壓電擊辦法試一下(此種辦法比較危險,一般不提倡使用),有時可以恢復正常。如果仍不正常,則需要更換行輸出;在行輸出正常時則需要換顯象管。
對于第六、七種現象則多為行輸出本身問題,更換行輸出一般都可恢復正常。特別是第七種情況出現,可用一個電吹風在剛開機時對顯示器的行輸出進行加熱,如果時間很短屏幕字符虛則肯定為行輸出故障,更換掉即可。如果不起作用,則需要檢查一下從行輸出引出到管座的聚焦極電壓的那條線與管座的焊接點是否氧化,如果氧化,重新焊接即可恢復正常,此種方法也可用于其它品牌的顯示器維修中。由于2248-005顯示器焊接工藝較好,此種現象極為少見。
2IBM2248-G03
故障現象: 打開顯示器電源開關燒斷保險。
故障分析:根據故障現象初步判定為顯示器電源部分有短路故障,所以著重從顯示器電源部分檢查。
①安裝上一個同型號保險管;
②先不要接通電源,打開電源開關用萬用表測一下輸入220V電壓的兩端,觀測一下阻值是否正常,如果阻值很小,則附近有短路故障。拔掉消磁線圈,測量一下消滋電阻看是否短路,如果短路更換一個同型號消磁電阻即可。
③檢測四個整流二極管,看其中是否有短路故障;如果短路,更換同型號整流二極管即可恢復。
故障解決:
針對上述分析首先在本機安上一個同規格保險絲,測量輸入220V電壓的兩端阻值,結果小于正常值許多,拔掉消磁線圈,測量消磁電阻發現短路,由于手頭無同型號消磁電阻,更換為一個結構及阻值類似的其他型號消磁電阻,然后再測試一下四個電源整流二極管及附近電路有無短路故障,測試結果正常;插好消磁線圈,接通電源,故障消除。
一般來說,顯示器燒保險的現象很少單獨是保險絲本身問題,多為電源部分有短路故障。因此,遇到此類故障換好保險后,不要急于接通電源,應做進一步測試,以免擴大故障范圍。另外,對于消磁電阻很難買到的同型號,則可以用一般結構類似的消磁電阻替代,它們的效果基本一樣。
3IBM 2248-005
現象:屏幕滿幅紅色光柵,且有回掃線。
分析與檢修:出現此類故障一般都可以定位問題出在尾板上。此故障的特點是調整亮度電位器無作用,調R.G.B三色調整電位器而無用, 快捷的方法是用萬用表測量R.G.B三只視放管的集電極(C)對地電壓,測量結果是R.G.B兩管集電極電壓為75V左右,而R管集電極電壓只有30V,嚴重偏離正常值75V。由于該管極電極電壓降低,顯象管R槍的陰極電位下降,束電流加大,引起了屏幕滿幅紅色光柵的故障現象。關機,發現串在R.G.B視放管集電極回路中的三只功耗電阻,有一只特別燙手,且實測的電阻值與標稱值1.2K/5W相差甚遠,更換該變值電阻后開機試驗,故障現象消失,屏幕顯示正常。此檢查方法可舉一反三,當遇到屏幕滿幅藍色或滿幅綠色光柵,且有回掃線出現的故障現象時,同樣適用。
4IBM G50
現象:白屏
分析與檢修:根據上述現象可初步判斷為顯示器尾板有問題。先用萬用表檢查Z700(LM1203BN)的+12V、+5V兩組工作電壓皆正常。再用示波器測試P700端子各交流輸入信號亦正常,繼續測Z700的PIN4、6、9與PIN16、20、25輸入、輸出波形都正常,當測試到Z702(LM2406)的PIN1、3、5時無輸出波形,進一步用萬用表測試該芯片的工作電源時,發現缺了一組+75V的工作電壓。由此可以肯定產生白屏的原因是因為缺+75V工作電壓所致,并不是尾板問題。繼續查電源+75V輸出回路,發現Q161管c、e開路,換上同型號2N5401管子,開機試驗,故障消失,屏幕顯示正常。
OLITI彩顯行供電電路的維修
故障現象:一臺OLITI 15英寸彩色顯示器,開機黑屏。
故障分析與排除:大致檢查后發現,行輸出管已被燒毀,拆下后發現其表面字跡模糊難辨。將萬用表的紅表筆接地,測量電源輸出各端的電阻,未發現明顯短路現象,各整流二極管亦未被擊穿或斷開,因此可以對電源進行通電檢查。
斷開行電路,接一只25W的燈泡,開機,燈泡微亮,測得電壓為73V,很穩定;測尾板上標有“85V”的視放電源電壓,為85V,說明電源基本正常。
用PHILIPS/D1431替換損壞的行輸出管,顯示器恢復正常顯示,調整行幅等電位器,也很正常。測量行電路供電電壓仍為73V,約5分鐘后,關機,手摸各功率元件,發現行輸出管很燙。懷疑行輸出管發燙可能是它的工作電壓低的原因。
檢查行電路供電端,發現在該供電端有兩只三極管Q503、Q504,如圖。將其拆下測量, Q503(TIP127)已損壞,Q504及其它元件正常。Q503用BD244C代換后,開機測量行供電電壓仍為73V(Q503的集電極)。測Q503的e、b極電壓分別為94V和86V,說明Q503截止;測Q504基極電壓為0.3V,說明Q504亦處于截止狀態。
檢查前級電路Q803飽和導通。LM317輸入端電壓為12V,輸出端電壓為10.5V。查Q803基極控制電路,有三個二極管D807、D808和D810均接至IC801(WT8043),查遍手邊的手冊、圖集均未找到,上網查詢,發現在http://member.zz.ha.cn/grw/jchding/defai 處介紹了WT8043芯片的名稱為“多頻同步信號處理電路”。該站點介紹的芯片為16引腳,而本機芯片為20引腳。雖然如此,從中認識到了Q803的工作狀態是受顯示器工作模式控制的,行頻改變,其基極電壓隨之改變,從而控制前級Q504及Q503的導通狀態,達到改變行供電電壓的目的。當主機工作在非Win 9.x時,顯示模式為標準VGA(場頻60Hz,行頻為31.5kHz),D807、D808和D810均截止,此時行電路僅由D507整流輸出供電,電壓較低(實測為73V),當主機工作在Win 9.x,并且設置為高于標準VGA的分辨率時,行頻隨之提高,D807、D808和D810受IC801控制,其中的某一只由于陰極電位下降而導通,A點電壓降低,改變了Q803的飽和導通狀態,其集電極電壓上升,抬高了Q504的基極電位,由于B點電壓高于C點電壓,因此Q503的c、e之間有電流通過,Q503開始導通。當Q503導通后,D507因反偏而截止,C點電壓上升,此時,行電路由D506整流供電。因此,行電路供電電壓受控于A點電壓,A點電壓降低,則行電路供電電壓升高,這樣便可以彌補行幅因行頻增加而變窄的不足。
至此,搞清了該顯示器行供電電路的工作原理,解除了電源電壓低造成行管發燙的懷疑,回過頭來重新查找行管發燙的原因。行管用C4237替換后,開機,溫升緩慢,經長期通電觀察,一切正常。
SAMPO彩顯故障檢修三例
故障現象一:剛開機一切正常,過一會兒顯示器無光柵、無圖像,但有輕微的“吱吱”聲。
故障分析檢修:從故障現象看,顯示器存在不穩定性故障,采用冷卻法與加熱法對顯示器各主要電路進行檢查均未發現問題,于是又進行了如下檢查:
(1)檢查電源輸出電壓(90V)是否正常,測得結果為0V,這說明可能是電源有故障,也可能主要負載有短路的地方。二者之中任意一個問題存在,均會造成開關電源輸出電壓為0V,即電源無輸出電壓。但因為有“吱吱”聲,說明電源已經振蕩但頻率異常,可認為電源基本正常,應重點檢查負載電路。
(2)將行輸出變壓器與電源電壓聯線切斷,測量電源輸出電壓為90V,正常,說明故障果真出在負載電路,而行輸出電路是主要負載,故很可能行輸出電路短路。
(3)檢查行輸出管、行輸出變壓器等元件,均完好,無擊穿短路現象,為什么只要接上行負載故障就出現,而檢查行負載電路又沒有發現被擊穿的元件呢?分析估計有兩種原因:一是在高壓脈沖狀態下,行輸出管、行變壓器的某種絕緣材料被擊穿形成短路;二是90V電源供電至行輸出電路的某部位絕緣電阻下降,造成類似短路的現象,以上兩點用萬用表是檢查不出來的。
(4)采用換件的方法,先將行輸出管集電極與散熱片之間的云母片用新品替換。開機試驗,故障排除。
這個例子說明由于云母片絕緣材料性能下降,造成通電后瞬間放電,導致電源保護電路啟動,使電源無90V電壓輸出。從現象上看該故障是顯示器電路中存在不穩定的元件所致,但結果并非如此。
故障現象二:圖像模糊不清
故障分析檢修:顯示的內容模糊不清說明顯像管聚焦不好,造成聚焦不好的原因主要是顯像管衰老,或是陽極高壓過低,或是Focus(聚焦)電壓不正確。
(1)要檢查顯像管是否衰老,對于一般維修點來說,由于缺乏專用的儀器設備,只能用間接的方法進行,具體的作法是:
將顯像管亮度電位器開至 大,給顯示器加電并觀察光柵情況。如果光柵顯現所用的時間較長且亮度不足,則說明顯像管衰老,如果光柵顯現的時間正常(與正常顯示器相比較),則說明顯像管沒有衰老。有時顯像管輕微漏氣或極間打火也會造成聚焦不好,對于顯像管漏氣的檢查可觀察顯像管管頸部分,當發現顯像管管頸內有“充霧”現象,則說明顯像管漏氣。檢查顯像管極間是否打火,可直接觀察熒光屏的顯示情況,如果顯示的內容雖然模糊但很穩定,顯像管就不會存在極間打火,本例故障經檢查表明顯像管沒有損壞。
(2)用高壓表可直接測量陽級高壓。如無高壓表,絕不能用萬用表直接測量陽極高壓。常用的辦法有:
①給顯示器加電時注意聽偏轉線圈有無明顯的高壓充電聲,若有,一般高壓不會有多大問題;若沒有,則說明顯示器沒有高壓或高壓不足。
②顯示器加電后用手輕輕觸摸熒屏,看有無“啪啪”的靜電放電聲。若有,則說明電壓基本正常,若沒有或靜放電不明顯,則說明顯示器沒有高壓或高壓不足。本例故障經檢查顯像管陽極電壓基本正常。
(3)檢查Focus電壓。調節顯像管聚焦電位器(在行輸出變壓器上),顯示內容清晰如初,使用不到半天,故障現象又重現,經檢查發現聚焦電位器旋鈕是用硅橡膠固定的,這種橡膠彈性很強, 初電位器調整好后,由于沒有重新固定,經過一段時間因彈性的緣故,硅橡膠又把電位器拉回到原來位置,所以故障現象又重現,重新將電位器調整好并用環氧樹脂固定,故障徹底排除。
故障現象三:無光柵、無顯示,開機有陽極高壓,但瞬間消失。
故障分析檢修:由于開機后陽極高壓消失,所以熒光屏不會有光柵,更談不上顯示圖像。開機瞬間有陽極高壓但瞬間又消失,說明顯示器高壓保護電路動作。所謂高壓保護,是對顯像管陽極高壓的一種限制,一般14英寸的彩色顯示器陽極高壓在23~25KV左右。高壓保護電路也叫X射線保護電路,如果電壓過高,X射線輻射過量,對人體是有害的,電壓過高還會損壞元器件。
造成顯像管陽極高壓過高的原因主要有3種:
(1)電源電路工作不正常,造成行輸出電路供電電壓升高,從而使顯像管陽極電壓升高。主要原因是開關電源脈寬調整電路有問題。表現為脈沖波形的寬度變寬。
(2)行頻太低使顯像管陽極高壓猛增,超過額定電壓。行頻的高低,可以從屏幕上直接觀察出來,在調整行頻時要看看屏幕顯示的變化,盡量避免出現圖形向左傾斜的狀態。
(3)行逆程掃描時間過短,一般是逆程電容變質使容量變小所致。斷開90V電壓供電回路,并在該回路接一100W燈泡作假負載,加電后測量輸出電壓為91V左右正常,24V、17V、6.3V電壓輸出也正常,表明電源沒有故障。
調整行頻電位器至中間位置,加電后顯示器高壓正常。只是顯示的內容不穩定。說明陽極高壓消失的原因是由于高壓保護電路動作,高壓保護電路動作的原因是行頻太低,而行頻太低的原因是行頻電位器失調。仔細觀察行頻電位器銹蝕嚴重,已無法修復。換一同型號新的電位器稍作調整,顯示器工作恢復正常,故障排除。
μVISION彩顯黑屏的修理
一臺14英寸,μVISION牌的數控彩顯,其故障現象是:黑屏、電源指示燈亮、調節按鈕不起作用。
我用“兩步法”對它進行維修:第一步,在斷電的情況下,用萬用表的電阻擋測量行管的集電極對地電阻(紅表筆接地),該電阻值應接近無窮大,如果電阻值很小,說明行電路有元件短路,應予以更換;第二步,通電,測量行電路供電電壓是否正常,如果電壓不正常,應斷開開關電源至行電路的供電回路,接上假負載,檢查電源是否正常;如果供電電壓不正常,修電源,如果正常,則先用交流電壓檔,檢查行管基極是否有激勵信號,再測量簾柵電壓和加速極電壓是否正常。
可是這回修它,我的“兩步法”不靈光了。通過測量靜態電阻,確認行輸出電路無短路故障,將顯示器信號電纜連至主機,通電測量行供電電壓,僅有15V(比黑白電視機的行供電電壓還低!),查高頻濾波電容C618的耐壓標稱值為100V,所以15V這個電壓值肯定不對。接假負載,并換一塊萬用表再測,仍為15V。測燈絲電壓,為4V,也低于正常值6.3V。查開關電源,幾乎將所有元件都查了一遍,沒發現任何問題。正愁著沒有開關變壓器來換的時候,突然,我的視線中出現了一個陌生的黑色方塊,代號為RE601,上面標著“UYD 110P/DC9V”。是穩壓器件?查手冊,沒有;上網搜索,符合搜索條件的項目為0。
無耐之下,折騰了一個多小時,將電路測繪下來(圖一)。根據測量結果和電路的總體結構推測,RE601應是一個繼電器,其內部結構也應該如圖中所描述。D607整流輸出的電壓是繼電器的工作電壓,D601為保護二極管,用于泄放繼電器關斷瞬間形成的反向高壓。繼電器的動作由Q603控制:Q603導通,繼電器的線圈中有電流通過,觸點閉合;Q603截止時,線圈沒有電流回路,觸點斷開。在Q603的集電極與地之間設置的一個插針(T8),相當于電視機中的維修開關,可以用一個跳線將其短接,使得顯示器在不接主機時供電系統也能工作。
弄清了電路原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用一個跳線將T8短接,開機,只聽“嗒”的一聲(繼電器觸點閉合時發出的聲音),顯示器屏幕上出現了字符。此時測a點電壓為5V,而Q603卻不導通,說明其CE極開路。用同型號的器件換上,故障排除。
不換高壓解決顯示器亮度飄忽故障
不換高壓解決顯示器亮度飄忽故障
我1996年買的計算機顯示器今年出現了故障。開機時前一段時間亮度飄忽不定:起初是黑屏,亮度調到 大也沒有用;后來是白屏,亮度調到 小還是滿幅回掃線。在開機2至5分鐘后穩定,雖尚有飄忽,但用電位器調節后能正常顯示。這種現象在陰濕天尤為嚴重。
為了排除故障,我在亮度調節電路、視預放電路等三色公共通路的重要節點比對測量故障時和正常時的電平,無異常。參考各種書籍,逐步更換了有關電解電容、視預放集成電路、顯像管管座,均不能解決。再測量顯像管各腳故障時的電平和正常時的電平進行比對,發現第二柵極的電壓在白屏時為480V,而正常時僅180V。初步分析為第二柵極G2電源故障。由于該電源整合在高壓內,而高壓的高壓靜電易吸引大量灰塵,日久在電位器的三個極之間引起漏電,輸出電壓在0V和30V之間飄忽。 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更換高壓。
但是,顯示器高壓在市場上極難尋覓,一般只能去原廠家聯系郵購。這樣一來時間長且價格高。我就試用自裝電源。
首先,將原來的G2電源從印刷板上割斷。再測量顯示器逆變電源變壓器次級整流后的B 值(見圖1A點)。測得約100V。這樣我只要用二級倍壓整流即可獲得200V左右的電源(見圖2)。圖中R1是限流電阻,防止開機時充電電流過大。R2為泄放電阻,以防突發脈沖引起的異常高壓沒有泄放通道。兩只電容C1用160V的,C2用350V的,它的左側為負極。圖2中左側的B、C點接圖1的B、C點,右側的G2接顯像管座的G2腳。由于二倍壓和G2正常值接近,電源不再用電位器細調,原來的亮度電位器即可將亮度調到正常。
據了解,因類似原因須更換高壓的實例不少,其實均可用此方法解決。如G2所需的電壓較高(如400∽500V),則可用多級倍壓,如4倍壓、5倍壓。
彩色顯示器點狀或條狀干擾原因分析
筆者在維修一臺彩色顯示器時遇到以下情況: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字符,亮度和對比度也可以隨意調節,但就是光柵不太干凈,屏幕上出現毫無規律的點狀干擾。
排除故障的第一步是判斷故障部位。屏幕上出現點狀干擾現象,會是什么原因呢?過去筆者修過電視機,還記得聲音干擾圖像的情形:音量越大,干擾越嚴重,那是振動的原因。而顯示器本身卻不存在振動,桌子也很牢固,因此可以排除振動的可能。
會不會是元器件接觸不良呢?打開顯示器外殼,聯機通電,用橡皮錘輕輕敲擊電路板,故障現象無變化。無意之間卻發現行輸出變壓器有漏電打火現象。關機,先將打火處用無水酒精擦拭干凈,然后用刀片將燒焦部分刮掉,涂上一層硅橡膠后,用電吹風吹干固化。待硅橡膠變得堅硬后再開機試驗,原來打火的地方不再打火了,再看屏幕,點狀干擾現象也消除了。
筆者在維修顯示器時常遇到點狀或條狀干擾的問題,但故障的原因卻五花八門:有的是因為高壓嘴銹蝕,有的是因為濾波電容的引腳松動,也有的是因為電位器接觸不良等等,在故障部位和原因的判斷上似乎毫無規律可尋。
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后發現,通過故障現象是可以判斷出故障的大致范圍的,要仔細觀察屏幕上出現的干擾點(或干擾線)是白色的還是黑色的,據此可以認定故障發生在視頻電路,還是在高、中壓發生電路。其中的道理是:視頻電路(從主機的顯示卡到顯示器CRT的陰極)存在干擾時,干擾信號作為視頻信號的一部分,經視頻通道放大后,使末級視放管瞬間導通,陰極電壓也在這一瞬間降低,因此在屏幕上出現白點(或白線);而高、中壓發生電路存在打火、接觸不良等故障時,就會使電子束在一瞬間不能到達熒光屏,因此在屏幕上出現黑點(或黑線)。
CUP-5468型彩顯,工作指示燈亮,熒光屏無光柵
一臺CUP-5468型彩顯,工作指示燈亮,熒光屏無光柵。用手背靠近熒光屏有高壓靜電反應,將亮度旋鈕調至 大值,熒光屏出現淡紅色光柵,約5分鐘后光柵消失,工作指示燈亮。關機后再通電,故障重現。
故障分析與處理:顯示器出現淡紅色光柵,說明視放及顯像管電路有故障。由于顯像管電子槍各陰極發射電子束的數量受陰極電壓控制,電壓越高,發射電子束越少,反之則越多。通常視放電路R、G、B哪一路出現故障,光柵就相應呈現哪種顏色,且大都伴有滿幅回掃線。因此從故障現象來看,造成本故障的原因可能是:1.紅色(R)控制電路有故障;2.因行振蕩器的振蕩頻率處于高壓保護臨界值,產生該故障是由于啟動了高壓保護電路所致。
首先用萬用表測量R、G、B 3個電子槍的視放驅動電路(具體數據見表),比較發現R電子槍的兩個放大驅動管不正常:Q804的b、e極有壓降,說明其處于工作狀態;而Q801的b、e極電壓相等,說明be結已被擊穿或未工作。卸下兩驅動管檢查,發現Q801被擊穿。更換之,通電屏幕呈青灰色,調整驅動管Q801~Q803的基極電位器UR801~UR803,直至光柵呈白色為止。然后再檢查行輸出管Q702正常。調節UR701(H-HOLD)行同步電位器,高壓恢復穩定,彩顯工作正常,故障排除。
EMC PV768彩顯,顯示屏光柵縮小,且圖像有S形扭曲
故障分析與處理:光柵收縮且有S形扭曲,一般是由于電源電壓中波紋系數過大引起。開機,檢查電源輸出的主電壓,發現電壓已由+80V下降至+60V左右。再檢查電容C510兩端的電壓為+300V,正常(若C510容量下降,常常引起+300V電壓下跌)。再用100μF/160V的電容并接在C526兩端,開機光柵立即恢復正常,檢測電源輸出的主電壓已上升到正常值,圖像的S形扭曲消失。由此可推斷,該故障是由C526的電容量減少所致。焊下電容C526,發現其引腳有電解液滲出的痕跡。更換之,故障排除。
彩色顯示器維修20例
例一:一臺AOK彩色顯示器,使用一段時期后出現故障。計算機開啟后,顯示器無顯示,約5分鐘后,顯示器才逐漸亮起來,但屏幕右部較暗,且有水平黑線,之后緩慢轉入正常狀態。
故障分析與處理:由于熒光屏一半較暗,懷疑行掃描電路阻尼二極管性能不良。此顯示器行掃描管與阻尼管為一體,產生故障的可能性很小。用萬用表測量行輸出級電源電壓為75V,當顯示器轉為正常后測量沒有變化。由于顯示器剛開機時無顯示,除了與行掃描電路有關以外,還與視放及顯像管電路有關。檢查末級視放、顯像管三個陰極電壓。G為60V,R、B為70V,基本正常,再檢查顯像管柵極G1和加速極G2,電壓分別為-150V和110V,G1的-150V電壓隨著時間增加逐漸減小, 后降到-60V時,屏幕顯示也正常了,說明此故障與負壓異常有關。且G1為-150V時,亮度旋鈕失控。
是什么原因造成G1電壓異常呢?與柵極有關的電路如圖所示,G1的負壓是行逆程脈沖,經二極管D301整流后,從亮度電位器VR301中心點分壓,再經二極管D311加到顯像管柵極上的。剛開機時調亮度旋鈕B點電位不變,但A點電位隨著調整而變化,說明電位器良好,仔細測量,發現A點電位高于B點(-300V),使二極管D301截止,故而如此。那么B點電位是如何降低的?B點除與D301正端相接外,還與R338、三極管Q307相連,并通過ZD302串接到C325負端(C點),如果C點電位下降,則Q307將導通,B點電位必然下降。在顯示器通電的瞬間,C325被充電,兩端有近380V的電壓,C點的電位是C325上的電壓減去主電源電壓,所以C點電位降低有兩種可能:C325上電壓增加或主電源電壓降低。在對主電源檢查時,發現濾波電容C221容量基本消失。換上一只新電容,顯示器恢復正常。
小結:由于C221失效,使主電源輸出電壓脈動大,使C325充電電壓升高,同時主電源電壓略有減小,造成B點電位低于A點,二極管D301截止,柵負壓升高,當C325經過很長時間放電,B點電位升高,等到高于A點電位,亮度旋鈕起作用,顯示器也正常了。
例2.故障現象:WESCOM C-1526 數控彩顯,聯機加電,發現行幅過大,調整行相位后發現圖像有枕行失真。
分析與檢修:檢查行電路,發現Q401的c腳似乎有虛焊,補焊后故障依舊。檢查Q401良好,測量IC401的1腳輸出為0~0.6V,更換LM358后無效。分析電路,懷疑L401可能失效。焊下檢查,發現L401的線圈已燒焦。重繞L401后故障排除,此時測IC401的1腳輸出為7.1V~8.7V。
例3.故障現象:Proview ND-848F彩顯,聯機加電無任何顯示,但電源指示燈隨機內發出的“吧嗒”聲閃爍。
分析與檢修:初步懷疑行管擊穿短路。經檢查,行管Q606(C5068)完好。接假負載加電測電源各組輸出正常,說明故障還在行掃描電路部分,在路檢測行掃描電路部分元器件未發現問題。斷開行激勵級,恢復行負載供電,加電后電源指示燈不閃爍,測行管c極電壓為105V,說明行負載不存在直流短路故障。恢復行激勵級,測行管c極電壓,隨著指示燈的閃爍,該電壓在8~27V間跳變,說明行負載存在交流短路現象。拔去行偏轉線圈后加電,故障依舊。更換高壓后,故障排除。
例4.故障現象:一臺AOC牌CM-335彩顯,開機后畫面雜亂無章,只能看清疏密不等的斜行條紋,調節對比度旋鈕,斜條紋的濃淡可變化。
分析與檢修:由故障現象看,說明水平掃描不同步,故障可能出在行信號處理、行振蕩及其控制電路部分。在排除非主機故障的情況下,聯機測量主板P01的2腳行同步信號正常,該信號經IC02(74LS86)極性處理后的行同步信號也正常。在故障狀態下測得IC501(MC1391)的各腳電壓,與正常值比較,發現5腳電壓值相差較大,并且在測量7腳電壓值時,當表筆碰到7腳時,正常圖像出現,但有輕微的抖動。移開表筆故障即出現。斷電重點檢查5腳和7腳外圍元件,未發現問題,試更換IC501,故障依舊。試將R513(150k)更換為典型應用電路中的47k后,圖像恢復正常且很穩定,MC1391是通過在其內部的振蕩器及同步信號相位比較器比較振蕩波形和同步脈沖的相位,以使振蕩器同步,并使IC501的5腳的輸出電流經過外接低通濾波電路R513、R514和C511送到振蕩器的7腳,檢查發現R513的阻值變大,使同步鎖相器捕獲同步信號的能力減小,導致行不同步。
例5.故障現象:一臺Sunrise AM-1448彩顯,開機亮度異常,亮度電位器即使調到 小光柵也很亮,調節對比度有作用,其他功能正常。
分析與檢修:檢查行輸出變壓器上的Screen電位器無松動,測得電源供電為89.5V,正常,尾板G2電壓為250V,也正常,這說明不是逆程電容C611容量減少導致高壓升高引起的故障,此時可確定故障在亮度控制電路部分。將亮度調到 小,測尾板上G1電壓為-19V,此值比正常值(-40V左右)偏高很多。斷電逐一在路測量亮度電路各元器件(特別是電阻R706、Q701),未發現異常。加電測D704正端電壓為-58V,與正常值(-140V)相差很多,同時在測量時,屏幕突然暗下許多,懷疑電容C702失效。焊下電容C702,發現已干涸。更換一只22μF/250V電解電容,顯示器恢復正常。
例6.故障現象:一臺TM—5158彩顯,開機字符呈黃色。
分析與檢修:由三基色原理可知,字符呈黃色,是缺少藍色,這是由藍槍截止或藍槍激勵不足造成的,應檢查藍色視頻通道。先檢查15芯電纜插頭的插針完好。加電測量顯像管尾板上三槍電壓,BK電壓為109V,RK和GK約為65V。由于藍槍陰極電壓太高,使得陰極處于截止狀態,不能發射電子,所以屏幕呈黃色,測LM1203的4、6、9腳的輸入信號都為2.27V,而{16}、{20}、{25}腳的輸出信號分別為9.68V、3.57V、3.57V,{16}腳電壓比正常值3.57V高出許多,說明LM1203本身故障或外電路存在故障,致使電壓倒灌。檢查尾板各元器件,發現Q807(PH2369)的b、c極間正反向阻值相差無幾,而b、e間正反向阻值皆很大。焊下Q807,測量b、e極間已開路,b、c極間已擊穿短路。由于Q807的b、c極間短路,導致Q807飽和導通,+12V電源電壓經Q807的b、c極電阻R819倒灌到LM1203的{20}腳。更換Q807后,故障排除。
例7:一臺Eastar Dx-1448顯示器,開機顯示器電源指示燈亮,但屏幕無顯示。
故障分析與處理:顯示器指示燈電源是由開關電源部分提供,指示燈亮說明開關電源部分沒有問題,測量行輸出管各腳電壓正常,顯像管燈絲亮。用小紙條測試開、關機瞬間屏幕有吸附現象,說明顯像管有高壓。用萬用表測加速極電壓,只有23V,低于正常值(約一百多伏)。那就順藤摸瓜,重點“診治吧”!
仔細檢查行輸出發現:聚焦極、加速極電壓輸出線是采用卡接聯接(把線用力插入孔內自動卡緊線芯),而這兩個聯接孔內均有綠色銅腐蝕液體。估計是由于水灑在顯示器上,順著聚焦極接線流入了孔內。
斷開顯像管座上的聚焦線,開機用電筆接近聚焦線頭側,氖泡不亮,無高壓。由此看來,行輸出變壓器內部線路是腐蝕斷路,而不是短路。
急中生智,“死馬當活馬醫”,從市場購回JVC電視用二件組合式行輸出變壓器的電位器部分,和原顯示器的行輸出變壓器組合在一起(如下圖),引出加速極電壓、聚焦極電壓取代原來的該兩個電壓。
開機一試,顯示器正常,效果還不錯,花了不到十元錢,問題解決了。
例8:AST(VGA)彩色CRT顯示器顯示垂直幅度正常,但水平幅度縮小。
故障分析與維修方法:顯示的內容完整,表明場掃描電路、視頻放大電路、 高壓電路都基本工作正常,可能損壞的電路是行掃描電路、電源電路。檢查維修方法如下
1.關機斷電,靜態測量行掃描電路主要元器件有無硬損壞。實測Q502、 Q503、Q505以及外圍電路的阻容元器件,均未發現明顯異常。
2.通電測量行掃描電路主要元器件各極電壓。當測量行振蕩集成電路芯片TDA1180P第1腳電壓時,發現由12V上升為18V。TDA1180P第1腳電壓是由開關電源提供的,因此,應檢查電源電路的工作情況.
3.檢查電源的12V輸出電壓為18V左右。進一步檢查發現,該機的12V穩壓電路是由U801(UA7812)擔負的,由于U801沒有徹底損壞,所以靜態測量損壞不明顯,換一新品,開機試驗故障現象解除。
例9:AST(VGA)彩色CRT顯示器無光柵顯示。
故障分析與維修方法:無光柵、無顯示,表明顯示器沒有工作。可能損壞的部位或是電源電路或是主要負載電路。由于負載電路較復雜,一般應先檢查電源電路。檢查維修方法如下:
1.檢查保險絲F801,完好。
2.拔下消磁線圈插頭,合上電源開關,測量電源線兩端阻值很大,說明可以加電進行檢查。
3.檢查整流濾波電路。測量整流橋堆PR801輸出兩端電壓約為308V,說明整流電路無故障。
4.檢查電源振蕩電路。實測開關管Q801基極電壓為0.5V左右,說明電路沒有振蕩,可能振蕩電路有故障.
5.靜態測量振蕩電路的主要元器件。在線測試未發現明顯異常。斷開C808測量該電容器時,用R*10K檔測試表針紋絲不動,可能C808失效,換一同參數的新品,加電開機試驗,顯示器恢復正常。
例10:AST(VGA)彩色CRT顯示器開機很短時間后,顯示內容左右扭曲,上下晃動。故障分析與維修方法:開機時顯示的內容正常,說明機器各部分工作正常。過一會兒發生顯示內容左右扭曲、上下晃動,說明電路有不穩定的元器件。這種元器件只能在低溫條件下正常工作,當其溫度上升到一定值時,就不能正常工作,維修時常稱之為“活”故障。
遇到“活”故障,可采用人為“降溫”的方法找到故障器件。具體辦法有兩個:
三星500MP顯示器故障維修實例
例11:開機后,綠色電源指示燈亮,無光柵。
分析與維修:該故障的起因較復雜,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行掃描電路是否正常。電源指示燈亮,說明直流輸出正常。應重點檢查行掃描電路。檢查發現顯像管燈絲無亮點(微暗紅色),說明行掃描電路未工作(行掃描電路除提供顯像管所需高壓外,還提供燈絲電源)。行掃描電路未工作的原因有二:一是行振蕩電路是否正常;二是行輸出管及其外圍電路是否正常。行輸出管組件容易損壞的器件主要是阻尼二極管(在線測量時電阻大約為5~10Ω)和電容。用萬用表檢查前級振蕩電路。振蕩電路輸出電壓+0.4V,測其推動三極管,發現Q401的R401電阻為0,說明三極管Q410已被擊穿。更換后,故障排除。
2.集成塊IC410是否正常。先查開關變壓器T2的次級整流輸出電壓是否正常。用萬用表仔細檢測,發現集成塊IC401無脈沖信號輸出;再查集成塊IC401的供電電壓是否正常。采用“假定法”,假定電源供電正常,集成塊IC401第17腳應有同步信號輸入,但實測IC401第21腳無輸出。更換之,故障排除。
3.高壓電路是否正常。因集成塊IC401輸出觸發脈沖經三極管Q401、Q402放大后分成兩路,分別觸發行掃描回路和高壓電路(高壓電路由T501、Q502及外圍元件組成)。開機,在帶電狀態下用示波器兩只探針靠近三極管Q502,觀察是否有行脈沖電壓產生。若有行脈沖電壓輸出,高壓電路正常;若無,則高壓電路有故障。關機,用萬用表的“R×1KΩ”檔測三極管Q502的集電極是否存在過載保護。若無,判斷系Q502故障所致。更換后,故障排除;若更換后,故障依舊,則應檢查與其相連的三極管Q501、Q510、Q511等組成的外圍電路是否正常。
4.供電電路是否正常。供電電路由Q505、L501、D508等組成。當三極管Q505導通時,流經L501的電流線性上升;當Q505截止時,L501中的電流已上升至一定幅度,在L501兩端產生脈沖電壓,再經D508整流、C516濾波后變成直流電壓向T501、Q502供電。更換后故障依舊,則應查驅動管Q504及脈寬調制集成塊IC501是否正常。
例12:開機后,電源指示燈不亮,無顯示。
分析與維修:根據故障現象分析,電源指示燈不亮,說明直流電路異常。測整流橋堆有輸出,但壓降波動較大。關機,靜態下測開關管是否正常,均正常;此類顯示器一般均設有過流(或過壓)保護裝置,當行掃描電路輸出異常時,測得電源電壓+110V,從而判斷行掃描回路存在“過載”現象;用萬用表檢測行輸出電路,實測發現阻尼二極管已被擊穿,形成通路。更換后,故障排除。
例13:開機后缺綠色。
分析與維修:顯示器缺少某種顏色的可能有以下兩種原因:(1)RGB三種信號的輸入端缺少某顏色信號,這可能系顯示卡的輸出信號缺少某顏色,即顯卡本身故障;(2)從RGB輸入端到顯像管之間的三個陰極的通道某個環節上故障。這個通道括信號處理電路、視頻放大電路、保護和顯像電路。用示波器仔細檢查缺某種顏色的通道電路,即可找出故障點。
用示波器的兩只紅、黑表筆分別接入顯像管的陰極GK兩端測試、GK處無波形,而BK、RK均有波形。再用示波器測試Q314的基極A點處。此點有信號波形,故判斷故障出自Q314的基極和GK之間的某個元件。首先懷疑Q314損壞。焊下Q314,靜態測量正常;考慮到RV302系碳膜電位器,長時間加熱可能變質或燒斷。焊下之,用萬用表測試發現其兩端間已斷路。更換后,故障排除。
例14:開機后無屏顯,用手觸摸屏幕無高壓靜電反應。
分析與維修:根據故障現象,判斷系顯像管的高壓未加上,故應先從高壓電路向前逐步檢查。因無現成的電路圖,可根據印制板電路先用示波器檢測Q305的集電極,無波形變化,說明Q305不起振;再向前查Q311、Q310均無波形輸出。 后查至集成塊LA7851的第(12)腳無波形輸出。集成塊LA7851的第(12)腳為行振蕩輸出端,無波形輸出說明LA785行振蕩輸出電路已損壞;但其場振蕩仍有輸出波形,說明場振蕩工作正常。因行振蕩回路無輸出波形,故行放大、行動驅、高壓及行輸出部分均不正常。焊下LA785更換后,故障排除。
美格DX715T型彩顯無光柵故障檢修與分析
例15:無光柵,綠色指示燈常亮。
檢修與分析:該機型為高分辨率多頻彩顯,行掃描輸出電路和高壓產生電路各使用不同的開關管,這兩部分電路的工作電源均是從一次開關穩壓電源的185V分別經Q1O1和Q503降壓后獲得的。實繪部分電路如圖所示。開機測得Q101和Q5O3兩管D極185V正常,但Q503 S極電壓為0V (因行偏轉線圈中有掃描電流時,高壓產生電路才工作);Q101 S極電壓為1.3V。經檢測發現行掃描輸出管Q106已被前維修人員換成C4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