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湖南電子職業中專學校
→ 文章頻道 → 技術園地 → 初學園地 視覺特性和三基色原理
視覺特性和三基色原理
彩色是光的一種屬性,沒有光就沒有彩色。在光的照射下,人們通過眼睛感覺到各種物體的彩色,這些彩色是人眼特性和物體客觀特性的綜合效果。彩色電視技術就是根據人眼的視覺特性來傳送和接受彩色圖象的。 在太陽光的照射下,人們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大自然景物。有物理學的光學理論可知,光是一種一電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質。凡是能引起人眼視覺反應的電磁波稱為可見光,它是波長380~780nm之間的電磁波。 人眼不但能辨別彩色光亮度的大小,而且在彩色光強度足夠時還能辨別光線的顏色。對于彩色光可以用亮度、色調和色飽和度三個物理量來描述。在彩色電視機中,所謂傳輸彩色圖象,實質上是傳輸圖象的亮度和色度。 不同波長的單色光會引起不同的彩色感覺,但相同的彩色感覺卻可以來源于不同的光譜成分的組合。人們在進行混色實驗時發現:自然界中出現的各種彩色,幾乎都可以用某三種單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而得到。具有這種特性的三個單色光叫基色光,這三種顏色叫三基色。彩色電視機中使用的三基色是紅、綠、藍三色。主要原因是人眼對這三種顏色的光 敏感,且用紅、綠、藍三色混合相加可配得較多的彩色。 三基色原理是對彩色進行分解、混合的重要原理。這一原理為彩色電視技術奠定了基礎,極大地簡化了用電信號來傳送彩色的技術問題。根據三基色原理,我們只需要把要傳送的各種彩色分解成紅、綠、藍三個基色,然后再將它們變成三種電信號進行傳送。在接受端,用這三種電信號分別能發紅、綠、藍三色光的彩色顯象管,就能重顯原來的彩色圖象。現在我們所用的彩電,走近看屏幕,你會發現彩色圖象是由很多紅綠藍三點構成,這是利用人眼空間細節分辨力差的特點,將三種基色光分別投射在同一表面的紅綠藍三個熒光粉上,因點距很小,人眼就會產生三基色光混合后的彩色感覺。這就是空間相加混色法

相關網站搜索:視覺特性和三基色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