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999年開始,中國啟動了高校大擴招政策,高等教育的入學人數和畢業生數迅速增加。截止,2008年,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2663所。高等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規模持續增加。2008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總規模達到2907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3.3%。
在高校擴招與增加的同時,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難度日益增加,這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如何更好的促進大學生就業,破解這一擺在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眼前的難題,減輕就業壓力和社會負擔,在2010青島兩會上,面對當前的就業形勢,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王瑞芳則有自己獨到的一番見解:
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體現在多個方面,其中,初次就業率、就業崗位和起薪是反映其就業形勢的主要維度。從這三個方面的變化趨勢看,自20世紀末以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經歷了一個不斷嚴峻的變化過程。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更是當前應該特別關注的問題。目前出現的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高校擴招使中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2001年我國大學應屆畢業生僅為115萬,而去年是611萬,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將達到630萬,這使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導致就業難。
由于中國國際分工地位的處于國際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勞動就業崗位,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就業崗位,使得中國就業上呈現“白領需求不足”的狀況,這是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的存在,使得中國的大學生就業崗位與擴招之后的龐大畢業生數量之間,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還將因此降低大學生的談判地位,引發其他嚴重問題。
一些用人單位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私營企業用工制度極不合理,不但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而且社會保險、養老金、公積金等一系列社會福利也沒有。另外,起薪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罰款制度,讓大學生確實受不了。同時,用人單位還設置經驗、性別等障礙拒絕應屆畢業生。拒絕的理由有動手能力差、需花費 培訓 費用、穩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單位在招人時追求實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視和心態浮躁的情況。
一些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有較大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嚴重大于需求。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存在不足,不能滿足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工作環境變化的能力方面越來越高的要求。
部分大學生自身就業觀念有誤區,主要表現在對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職位要求、行業要求和要求專業對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學生對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資難以滿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對他形成足夠的工作激勵,結果必然帶來就業的多次選擇。
針對以上難題和困境,王瑞芳表示:
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首先,建議市政府繼續完善相關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在稅收、小額貸款等方面給與扶持。要暢通就業渠道,定期組織好人才招聘會,積極開發和利用好網上人才招聘。目前,用人單位與大學生都普遍信賴由政府相關部門所屬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辦的招聘會。政府部門應充分利用好這一優勢,辦好畢業生就業招聘會,提供更多、更快、更真實的就業信息。同時。還應加強管理,規范人才市場的運作,推動人才的合理流動,努力解決人才市場運作不規范、求職方式單一、求職成本高和求職成功率低的問題。
高校應加快教育加快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從根本上說,大學生的就業取決于社會需要與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大學生只有在滿足社會需要的情況下才能通過職業選擇完成自我社會化的過程。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須從社會對人才的近期和長遠需要出發,進行學科專業和課程體系的改革。當然,社會的需要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的,同時,人才的培養又客觀地需要一定的周期。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中要科學地預測人才需求的變化,以此為依據來設計人才培養模式。 要重視完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目前,我國的就業形勢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時期。人才的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必須教育引導大學生認清形勢,自覺服從社會的需要。要通過個性化的就業、創業指導與咨詢,開設相關課程,幫助大學生提高創業技能,掌握求職擇業的方法和技巧。
大學生自身更應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樹立風險觀念和競爭意識
大學生和家長應當有“高等教育投資也是風險投資”的觀念。當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用人單位 看重的是員工的能力和實干精神,文憑已經不再是走向理想職業的“通行證”,交了高額的學費未必能得到高收入的職業。同時,還應該認識到進入大學時的所謂門專業,在四年后可能就不熱門了。
因而,不論是選擇職業還是職業實踐,面對的都將是激烈競爭的環境。這就要求每個家庭對于子女的教育投入必須要有風險意識,讀大學的投入與回報不一定成正比;每個學生的職業選擇必須要有競爭意識,而競爭求勝的根本在于個人的綜合實力。要確立合理的職業期望。目前大學生擇業期望值普遍偏高,社會責任意識淡薄,擇業意愿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存在著明顯錯位。期望值過高,既可能產生擇業的挫折感,又可能導致機會的喪失。因而,指導大學生確立合理的職業期望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職業期望就是要從自身的綜合素質出發,從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要出發,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職業的選擇,“先就業后擇業”,在職業的實踐中逐步地去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設為首頁 |
添加收藏 |
合作加盟|
友情鏈接
湖南省陽光電子技術學校常年開設:手機維修培訓、家電維修培訓、電腦維修培訓、網絡工程師培訓、電工培訓、焊工培訓--面向全國招生。安置就業。考試合格頒發全國通用權威證書。電話:0731-85579057,網站:
http://www.hnygp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