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湖南電子職業中專學校
→ 文章頻道 → 技術園地 → 家電園地 電腦顯示器的檢修技巧
日期:2010-03-23 11:17:00 來源:本站整理 文章關鍵詞:電腦顯示器的檢修技巧
電腦顯示器的檢修技巧
一、感觀診斷法
所謂感觀法,就是指在維修問題時能通過維修人員的眼、耳、手、鼻等感觀器官,如同醫學中所說的望、問、聞、切等方法。來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判斷問題所在的部位。采用感官法的主要技巧步驟如下:
1、 看
在開機殼前通過觀察圖象問題特征,來聯想問題所在部位。開機殼后通過觀察電路元器件的色與形,若色不正常,多為問題所在部位。如色環電阻一般的紅色,在電流高溫的情況下使表面變為黑色,應在該元件上聯想問題部位,在一樣的情況下,黑色的線繞電阻變為灰白色,均屬燒壞之兆。再如燒保險絲,一般燒保險絲大至可分為三種燒法,1、保險絲內部斷玻璃殼沒有變色。2、保險絲內部變為深黃色。3、保險絲內部變為黑色甚至玻璃殼破裂。都可跟據其燒壞程度來定斷問題的部位及嚴重性。再如帶出現金屬銅的元件變為綠色則為受潮、濾波電容爆裂一般為電壓過高所致、高壓包凸出一個小包(正常情況下為光滑平面)一般為高壓包內部短路。
2、聞
聞出現兩種含意,其一,是用鼻嗅其味道。如開機后出現焦味,多為大功率晶體管、電阻等燒壞;開機后出現臭氧味,多屬高壓部件絕緣擊穿、漏電或逆程電容容量變小造成高壓過高而打火。其二,是通電后用耳朵聽其聲音。正常的顯示器在使用中是沒有聲的,沒有聲變出現聲則為不正常。如在高壓打火發出的爆裂聲,機內發出的吱吱報警聲等。多為機內出現嚴重過流過壓之處,如行管壞造成電源發出吱吱聲,說明電源負載過重。
3、切
所謂切,如同醫學中所講的切脈,在這里就是指讓機器工作一段時間,用手觸摸易發熱部位的元件(注切斷電源),用手感覺發熱元件的冷熱程度,從而發現元件是否出現過熱或該發熱而未發熱的部件,以間接判斷問題部位。如行管散熱片、場IC散熱片、大功率電阻、三極管等部件。正常工作時應出現微量發熱,若感覺很燙手,應視為不正常。如維修一臺壞的彩顯,在開機約三分鐘后,然后斷電,用手觸摸行管散熱片,發現很燙手甚至熱得不敢用手去摸。應視為不正常,聯想問題部位, 后直到解決問題部位。從而減少因嚴重發熱而損壞的元件。
4、問
一般指發生問題時,出現沒有不正常特征。如出現沒有發生過冒煙或出現焦味、出現沒有因運輸或搬動造成的人為問題等特征。通過問可掌握維修思路的第一步,也減少了動手的盲目性,少走彎路,來解決問題。因本人維修多年不知不覺的養成一種習慣,就是在排隊問題后,蓋機殼前再次問用戶,發生問題前出現沒有其它不良的問題特征。(特別是使用多年的機器往往出現時好時壞的問題)免得造成二次返工,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還影響到用戶使用。
維修實踐證明,顯示器正常工作的開機瞬間會出現多種正常特征。如在開機時指示燈由黃色變為綠色應視為出現規律的正常變換、再如行掃描工作時會出現輕微的吱的一聲、屏幕上出現高壓感應等種種跡象,都可以用我們的感官診斷來判斷問題部位。
二、替換法
替換法,顧名思義,就是指用好的元件代替所懷疑的元器件。若問題能消除,說明懷疑是正確的,否則便是失誤(除非其它元件同時存在一樣的問題的可能性),應進一步檢查、判斷。用替換法出現以下好處,可檢查顯示器的所出現元件的好壞,而且結果一般準確、快捷。而且較適合于難以判斷是否失效的元件,如電容、集成電路及晶體管等元件。此外對于不需拆下的元件,替換條件以不很方便的情況下,可采用特殊的替換方法,如懷疑某個電阻斷路就可用同一規格、質量好的電阻直接并聯在元件的兩端進行替換。如此維修,速度極快、效率高,值得提倡。
替換法看似簡單,人人都會,其實不然。這里面也出現不少不容忽視的地方需要自己掌握和領悟,其中以集成電路替換 為代表性,是用來判斷集成電路是否失效的可靠方法之一。對于其它維修方法久久難以判斷的疑難問題,采用替換法往往可以迎刃而解。所以下面以集成電路為例,介紹運用替換法時應注意的步驟。
1、 必須保證替換件是良好的。若替換件本身不良,替換本身也就沒出現意義了。對于沒出現把握替換的集成電路是好的,建議平時將集成電路換入正常的顯示器試試,以確定其好壞,試驗方法應盡量簡化,不提倡多次焊接,若出現IC座可焊接上去,這樣不僅方便拆卸,而且可避免損壞集成電路。另外,還可多備幾個同型號的集成電路,若替換一集成電路后仍是一樣問題,也不妨再試一個,一般不會遇到二塊同時損壞的。
若在沒出現IC座的情況下,要試換多個集成電路。為不使電路板燙壞可用細的導線將集成電路與電路板連接,這樣不至于因多次焊接損壞電路板。
替換集成電路的型號應與原用集成電路相同,也可用能與原集成電路直接 代換而型號不同的集成塊。但要防止水貨。值得注意的是出現些顯示器所用的集成電路,區別僅在末尾代號的一兩個字符上,往往就不能代換,因此在代換前一定要多查些出現關資料,要做到萬沒有一失,不能出現半點差異。
2、 出現采用替換法之前,應盡可能的用其它較簡單的檢查方法對集成電路的好壞做出判斷。不要輕易拆焊,特別是大規模集成電路,因為畢竟是一件麻煩的事,還易燙壞電路板,只出現用別的方法難以作出確切判斷的,并自認為出現充分的理由懷疑集成電路已壞的情況下,才試用替換法。
在焊拆集成電路時不能操之過急,更不可亂拔插其引腳。在拆卸過程中一般用電烙鐵( 好是衡溫烙鐵)和吸錫器。在沒出現專用工具的情況下,可用電烙鐵將引腳錫熔化立即用醫用針頭將錫套開,當逐個將引腳套開后用鑷子將集成電路取出,當然還出現其它方法,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其目的是,將集成電路從電路板上取下的條件下,盡可能的將電路板的損壞程度降到 小。
除集成電路外、其它元件的替換都十分方便,通常只出現用好的元件代替所懷疑的元件,在這里再說一種特殊的代換法,就是用懷疑的壞的元件代替到好機上,看正常機是否能正常工作,來反問題范圍縮小,確定問題點。這種方法通常只在檢查少數疑難雜癥時才采用。例如:在檢查分析后懷疑某個元件出現問題,但以沒有精確的儀器來測量其好壞,這時可將懷疑的元件裝到好機上去試,從而判斷被懷疑的元件是否是損壞的。因此種檢查方法需具備相同或能代換的電路,替換起來也比較麻煩,一般興在解決軟問題或疑難問題時采用這種方法。
三、萬用表測量法
顯示器的電路出現問題時,其相應的電路部位必然會出現反常特征,并且總是在電阻、電壓、電流的變化量反應出來。其特點是靈活方便。可對懷疑的壞件逐一檢查。下面介紹其維修方法。
1、 電阻檢測法
就是利用萬用表的電阻檔測量電路中的一些可疑元件、可疑點以及集成電路各引腳對地的電阻。對所測的數值與正常值作比較,可迅速斷定元件是否損壞、變質,是否存在開路和短路,是否出現晶體管被擊穿等。該方法對維修開路或短路性問題和確定問題元件 出現實效。
為了確保維修的安全可靠性,在進行電阻測量前對各在濾波電容進行放電,防止大電容儲電燒壞萬用表。電阻檢測法一般采用"正向電阻測試"和"反向電阻測試"兩種方式相結合來進行測量。"反向電阻"即用黑表筆接地,用紅表筆測量的結果。"正向電阻"就是用紅表筆接地,用黑表筆測量的結果 。
在維修過程中還經常會用到在線電阻測量法和脫焊電阻測量法。在線電阻測量法,就是在電路板上測量元件的阻值,由于被測元件接要電路板上,所測的數值是受到其它串、并聯支路的影響,因此測量結果應予分析考慮。脫焊電阻測量法在維修過程中經常用到,其方法簡單、快捷。就是將元件的一端或整個元件脫焊下來,再進行電阻測量的一種方法。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測量時萬用表應選用合適的檔位。對于一些關鍵部位的阻值要采用正、反相表筆結合測量,以提高判斷問題的準確性。
總之,使用在線電阻測量法時,應根據線路選擇適當的測量方法,要隨機應變,必要時還得采用脫焊電阻測量法。只出現兩種方法配合使用,相輔相成,才能發揮電阻檢查法的優點,獲得正確的結果。
2、 電壓測量法
電壓檢測法是用萬用表通過測電路或電路中元器件的工作電壓并與正常值進行比較來判斷問題部位或問題元件的一種方法。一般來說電壓相差明顯或電壓波動較大的部位,就是問題所在部位。
電壓測量法,一般出現兩種。一種是靜態電壓檢測法,是顯示器不輸入信號的情況下測得的結果。另一種是動態電壓測量法,是顯示器接入信號時所測得的電壓值。
電壓檢測法一般是檢測關鍵點的電壓值。根據關鍵點的電壓情況,來縮小問題范圍,快速找出問題元件。如在維修一臺沒有光的顯示器,一般首先用萬用表測+B電壓的偏高,還是偏低,是零伏,還是正常。都可根據所測電壓值,作出相應的診斷方向。筆者曾維修一臺MF1766型彩顯,問題特征為沒有光,當測+B電壓時,才十多伏并且表針出現輕微擺動,類似問題要么是電源電路本身問題,要么就是負載過重引起保護,當檢測到視放電壓時,正常應為80V,面測出為0V,懷疑是負載短路引起保護,將80V負載脫開,開機測量,+B正常,80V也正常,斷定是負載問題,迅速找出問題元件。如+B為電壓為0V,問題特征為指示燈亮,不能開機。筆者將+B的負載斷開接一220V60W燈泡作假負載,再開機測時+B正常,并迅速查至負載電路,直接解決問題。再如+B電壓正常,首先看行電路出現沒有工作,若行電路正常,再測出現沒有燈絲、視放。
四、電流檢測法
電流檢測法出現兩種,一種是直接測量,另一種是間接測量。直接測量就是將萬用表的相應電流檔直接串入電路中的一種測量方法。間接測量法是通過測量電路中某一電阻上的電壓降來間接估算出來的電流值。此種方法的優點是沒有需串入電路中,而測量電流的大小也不受萬用表的量程限制,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五、盲焊法
在實際維修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由于虛焊導至顯示器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因現在生產的電路板均為錫爐焊接,其焊點較薄,比較容易產生此問題。特別是用了多年的老機器更易產生虛焊。可真正找到虛焊點不一定是一件容易事,出現的可能花上幾天的時間都難以解決,特別是在用戶家維修還易使用戶感到不滿。此時不防試一下盲焊法,可對懷疑的虛焊點逐一焊一遍。由于這種方法帶出現一定的盲目性,因此稱它為"盲焊法"。
六、局部升溫、冷卻法
現在彩色顯示器的多數元件工作在高電壓、大電流的工作狀態,各元件工作對溫度要求較高,因此冷機和熱機也是出現所不同的,而溫度變化是通過元器件的工作狀態表現出來的,尤其是一些高溫參數比較差的元件則更加明顯。根據這一特性,在維修過程中可用局部升溫、降溫被懷疑的元器件,讓問題充分暴露出來。確定問題元件,來解決問題部位。
本方法對于因環境溫度或局部溫度升高而導致的延時性軟問題,以及檢測熱穩定性差的元件穿透電流大的晶體管、電容等出現顯著效果。如出現些機器在剛開機時是正常的,工作一段時間后,又舊劇重演。這時我們用電烙鐵或專用電吹風適當加熱某一元器件,如果問題出現,說明"問題源"就是該元件;也可以當機器工作一段時間出現問題時,用棉花蘸沒有水酒精對被懷疑的元件進行降溫,看問題是否消失,若問題能消失,則問題源就是該元件。
采用升溫或降溫時要注意溫度變化不要超過元件所允許的范圍,不能升溫過高或降溫過低,否則會損壞元器件。
七、分段切割法
分段切割法,就是在維修過程中,通過撥掉部分轉插或斷開某一電路,出現的也可甩掉某一電路或某些元器件來縮小問題范圍, 后把問題元件找出來。一般對于大電流短路的問題,采用切割法效果 為顯著。如開機燒行管問題,可首先將+B電壓斷開接一假負載。其目的是將負載斷開,看問題部位是出在電源電路還是行電路,這是 為常用的一種電路切割法。再如一臺沒有80V視放電壓的機器,其真實問題為視放電路一電容短路導至電源電路保護,行沒有法工作。筆者也是采用過這種方法,將P904插座拔開后,行電路工作,高壓正常。沒有疑是視放板上的問題,縮小問題范圍,直到查出壞的元器件,解決問題。
所謂感觀法,就是指在維修問題時能通過維修人員的眼、耳、手、鼻等感觀器官,如同醫學中所說的望、問、聞、切等方法。來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判斷問題所在的部位。采用感官法的主要技巧步驟如下:
1、 看
在開機殼前通過觀察圖象問題特征,來聯想問題所在部位。開機殼后通過觀察電路元器件的色與形,若色不正常,多為問題所在部位。如色環電阻一般的紅色,在電流高溫的情況下使表面變為黑色,應在該元件上聯想問題部位,在一樣的情況下,黑色的線繞電阻變為灰白色,均屬燒壞之兆。再如燒保險絲,一般燒保險絲大至可分為三種燒法,1、保險絲內部斷玻璃殼沒有變色。2、保險絲內部變為深黃色。3、保險絲內部變為黑色甚至玻璃殼破裂。都可跟據其燒壞程度來定斷問題的部位及嚴重性。再如帶出現金屬銅的元件變為綠色則為受潮、濾波電容爆裂一般為電壓過高所致、高壓包凸出一個小包(正常情況下為光滑平面)一般為高壓包內部短路。
2、聞
聞出現兩種含意,其一,是用鼻嗅其味道。如開機后出現焦味,多為大功率晶體管、電阻等燒壞;開機后出現臭氧味,多屬高壓部件絕緣擊穿、漏電或逆程電容容量變小造成高壓過高而打火。其二,是通電后用耳朵聽其聲音。正常的顯示器在使用中是沒有聲的,沒有聲變出現聲則為不正常。如在高壓打火發出的爆裂聲,機內發出的吱吱報警聲等。多為機內出現嚴重過流過壓之處,如行管壞造成電源發出吱吱聲,說明電源負載過重。
3、切
所謂切,如同醫學中所講的切脈,在這里就是指讓機器工作一段時間,用手觸摸易發熱部位的元件(注切斷電源),用手感覺發熱元件的冷熱程度,從而發現元件是否出現過熱或該發熱而未發熱的部件,以間接判斷問題部位。如行管散熱片、場IC散熱片、大功率電阻、三極管等部件。正常工作時應出現微量發熱,若感覺很燙手,應視為不正常。如維修一臺壞的彩顯,在開機約三分鐘后,然后斷電,用手觸摸行管散熱片,發現很燙手甚至熱得不敢用手去摸。應視為不正常,聯想問題部位, 后直到解決問題部位。從而減少因嚴重發熱而損壞的元件。
4、問
一般指發生問題時,出現沒有不正常特征。如出現沒有發生過冒煙或出現焦味、出現沒有因運輸或搬動造成的人為問題等特征。通過問可掌握維修思路的第一步,也減少了動手的盲目性,少走彎路,來解決問題。因本人維修多年不知不覺的養成一種習慣,就是在排隊問題后,蓋機殼前再次問用戶,發生問題前出現沒有其它不良的問題特征。(特別是使用多年的機器往往出現時好時壞的問題)免得造成二次返工,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還影響到用戶使用。
維修實踐證明,顯示器正常工作的開機瞬間會出現多種正常特征。如在開機時指示燈由黃色變為綠色應視為出現規律的正常變換、再如行掃描工作時會出現輕微的吱的一聲、屏幕上出現高壓感應等種種跡象,都可以用我們的感官診斷來判斷問題部位。
二、替換法
替換法,顧名思義,就是指用好的元件代替所懷疑的元器件。若問題能消除,說明懷疑是正確的,否則便是失誤(除非其它元件同時存在一樣的問題的可能性),應進一步檢查、判斷。用替換法出現以下好處,可檢查顯示器的所出現元件的好壞,而且結果一般準確、快捷。而且較適合于難以判斷是否失效的元件,如電容、集成電路及晶體管等元件。此外對于不需拆下的元件,替換條件以不很方便的情況下,可采用特殊的替換方法,如懷疑某個電阻斷路就可用同一規格、質量好的電阻直接并聯在元件的兩端進行替換。如此維修,速度極快、效率高,值得提倡。
替換法看似簡單,人人都會,其實不然。這里面也出現不少不容忽視的地方需要自己掌握和領悟,其中以集成電路替換 為代表性,是用來判斷集成電路是否失效的可靠方法之一。對于其它維修方法久久難以判斷的疑難問題,采用替換法往往可以迎刃而解。所以下面以集成電路為例,介紹運用替換法時應注意的步驟。
1、 必須保證替換件是良好的。若替換件本身不良,替換本身也就沒出現意義了。對于沒出現把握替換的集成電路是好的,建議平時將集成電路換入正常的顯示器試試,以確定其好壞,試驗方法應盡量簡化,不提倡多次焊接,若出現IC座可焊接上去,這樣不僅方便拆卸,而且可避免損壞集成電路。另外,還可多備幾個同型號的集成電路,若替換一集成電路后仍是一樣問題,也不妨再試一個,一般不會遇到二塊同時損壞的。
若在沒出現IC座的情況下,要試換多個集成電路。為不使電路板燙壞可用細的導線將集成電路與電路板連接,這樣不至于因多次焊接損壞電路板。
替換集成電路的型號應與原用集成電路相同,也可用能與原集成電路直接 代換而型號不同的集成塊。但要防止水貨。值得注意的是出現些顯示器所用的集成電路,區別僅在末尾代號的一兩個字符上,往往就不能代換,因此在代換前一定要多查些出現關資料,要做到萬沒有一失,不能出現半點差異。
2、 出現采用替換法之前,應盡可能的用其它較簡單的檢查方法對集成電路的好壞做出判斷。不要輕易拆焊,特別是大規模集成電路,因為畢竟是一件麻煩的事,還易燙壞電路板,只出現用別的方法難以作出確切判斷的,并自認為出現充分的理由懷疑集成電路已壞的情況下,才試用替換法。
在焊拆集成電路時不能操之過急,更不可亂拔插其引腳。在拆卸過程中一般用電烙鐵( 好是衡溫烙鐵)和吸錫器。在沒出現專用工具的情況下,可用電烙鐵將引腳錫熔化立即用醫用針頭將錫套開,當逐個將引腳套開后用鑷子將集成電路取出,當然還出現其它方法,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其目的是,將集成電路從電路板上取下的條件下,盡可能的將電路板的損壞程度降到 小。
除集成電路外、其它元件的替換都十分方便,通常只出現用好的元件代替所懷疑的元件,在這里再說一種特殊的代換法,就是用懷疑的壞的元件代替到好機上,看正常機是否能正常工作,來反問題范圍縮小,確定問題點。這種方法通常只在檢查少數疑難雜癥時才采用。例如:在檢查分析后懷疑某個元件出現問題,但以沒有精確的儀器來測量其好壞,這時可將懷疑的元件裝到好機上去試,從而判斷被懷疑的元件是否是損壞的。因此種檢查方法需具備相同或能代換的電路,替換起來也比較麻煩,一般興在解決軟問題或疑難問題時采用這種方法。
三、萬用表測量法
顯示器的電路出現問題時,其相應的電路部位必然會出現反常特征,并且總是在電阻、電壓、電流的變化量反應出來。其特點是靈活方便。可對懷疑的壞件逐一檢查。下面介紹其維修方法。
1、 電阻檢測法
就是利用萬用表的電阻檔測量電路中的一些可疑元件、可疑點以及集成電路各引腳對地的電阻。對所測的數值與正常值作比較,可迅速斷定元件是否損壞、變質,是否存在開路和短路,是否出現晶體管被擊穿等。該方法對維修開路或短路性問題和確定問題元件 出現實效。
為了確保維修的安全可靠性,在進行電阻測量前對各在濾波電容進行放電,防止大電容儲電燒壞萬用表。電阻檢測法一般采用"正向電阻測試"和"反向電阻測試"兩種方式相結合來進行測量。"反向電阻"即用黑表筆接地,用紅表筆測量的結果。"正向電阻"就是用紅表筆接地,用黑表筆測量的結果 。
在維修過程中還經常會用到在線電阻測量法和脫焊電阻測量法。在線電阻測量法,就是在電路板上測量元件的阻值,由于被測元件接要電路板上,所測的數值是受到其它串、并聯支路的影響,因此測量結果應予分析考慮。脫焊電阻測量法在維修過程中經常用到,其方法簡單、快捷。就是將元件的一端或整個元件脫焊下來,再進行電阻測量的一種方法。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測量時萬用表應選用合適的檔位。對于一些關鍵部位的阻值要采用正、反相表筆結合測量,以提高判斷問題的準確性。
總之,使用在線電阻測量法時,應根據線路選擇適當的測量方法,要隨機應變,必要時還得采用脫焊電阻測量法。只出現兩種方法配合使用,相輔相成,才能發揮電阻檢查法的優點,獲得正確的結果。
2、 電壓測量法
電壓檢測法是用萬用表通過測電路或電路中元器件的工作電壓并與正常值進行比較來判斷問題部位或問題元件的一種方法。一般來說電壓相差明顯或電壓波動較大的部位,就是問題所在部位。
電壓測量法,一般出現兩種。一種是靜態電壓檢測法,是顯示器不輸入信號的情況下測得的結果。另一種是動態電壓測量法,是顯示器接入信號時所測得的電壓值。
電壓檢測法一般是檢測關鍵點的電壓值。根據關鍵點的電壓情況,來縮小問題范圍,快速找出問題元件。如在維修一臺沒有光的顯示器,一般首先用萬用表測+B電壓的偏高,還是偏低,是零伏,還是正常。都可根據所測電壓值,作出相應的診斷方向。筆者曾維修一臺MF1766型彩顯,問題特征為沒有光,當測+B電壓時,才十多伏并且表針出現輕微擺動,類似問題要么是電源電路本身問題,要么就是負載過重引起保護,當檢測到視放電壓時,正常應為80V,面測出為0V,懷疑是負載短路引起保護,將80V負載脫開,開機測量,+B正常,80V也正常,斷定是負載問題,迅速找出問題元件。如+B為電壓為0V,問題特征為指示燈亮,不能開機。筆者將+B的負載斷開接一220V60W燈泡作假負載,再開機測時+B正常,并迅速查至負載電路,直接解決問題。再如+B電壓正常,首先看行電路出現沒有工作,若行電路正常,再測出現沒有燈絲、視放。
四、電流檢測法
電流檢測法出現兩種,一種是直接測量,另一種是間接測量。直接測量就是將萬用表的相應電流檔直接串入電路中的一種測量方法。間接測量法是通過測量電路中某一電阻上的電壓降來間接估算出來的電流值。此種方法的優點是沒有需串入電路中,而測量電流的大小也不受萬用表的量程限制,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五、盲焊法
在實際維修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由于虛焊導至顯示器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因現在生產的電路板均為錫爐焊接,其焊點較薄,比較容易產生此問題。特別是用了多年的老機器更易產生虛焊。可真正找到虛焊點不一定是一件容易事,出現的可能花上幾天的時間都難以解決,特別是在用戶家維修還易使用戶感到不滿。此時不防試一下盲焊法,可對懷疑的虛焊點逐一焊一遍。由于這種方法帶出現一定的盲目性,因此稱它為"盲焊法"。
六、局部升溫、冷卻法
現在彩色顯示器的多數元件工作在高電壓、大電流的工作狀態,各元件工作對溫度要求較高,因此冷機和熱機也是出現所不同的,而溫度變化是通過元器件的工作狀態表現出來的,尤其是一些高溫參數比較差的元件則更加明顯。根據這一特性,在維修過程中可用局部升溫、降溫被懷疑的元器件,讓問題充分暴露出來。確定問題元件,來解決問題部位。
本方法對于因環境溫度或局部溫度升高而導致的延時性軟問題,以及檢測熱穩定性差的元件穿透電流大的晶體管、電容等出現顯著效果。如出現些機器在剛開機時是正常的,工作一段時間后,又舊劇重演。這時我們用電烙鐵或專用電吹風適當加熱某一元器件,如果問題出現,說明"問題源"就是該元件;也可以當機器工作一段時間出現問題時,用棉花蘸沒有水酒精對被懷疑的元件進行降溫,看問題是否消失,若問題能消失,則問題源就是該元件。
采用升溫或降溫時要注意溫度變化不要超過元件所允許的范圍,不能升溫過高或降溫過低,否則會損壞元器件。
七、分段切割法
分段切割法,就是在維修過程中,通過撥掉部分轉插或斷開某一電路,出現的也可甩掉某一電路或某些元器件來縮小問題范圍, 后把問題元件找出來。一般對于大電流短路的問題,采用切割法效果 為顯著。如開機燒行管問題,可首先將+B電壓斷開接一假負載。其目的是將負載斷開,看問題部位是出在電源電路還是行電路,這是 為常用的一種電路切割法。再如一臺沒有80V視放電壓的機器,其真實問題為視放電路一電容短路導至電源電路保護,行沒有法工作。筆者也是采用過這種方法,將P904插座拔開后,行電路工作,高壓正常。沒有疑是視放板上的問題,縮小問題范圍,直到查出壞的元器件,解決問題。

相關網站搜索:電腦顯示器的檢修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