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qū)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qū)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一、何謂AC’97
自從威盛(VIA)在其MVP3主板芯片中提出了“AC’97聲卡”這個概念,我們便常常在形形色色的主板說明書上見到它, 后也就有了“AC’97軟聲卡”一說。發(fā)展到后來,“AC’97”干脆成了軟聲卡的代名詞。可是如果你去看看某些高檔聲卡的技術(shù)資料,你就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該卡采用AC’97標準”,難道高檔聲卡也是軟聲卡?要知道這其中的奧妙,還須先認識AC’97規(guī)范(或標準)。
1.AC’97的提出 1996年6月,5家PC領(lǐng)域中頗具知名度和權(quán)威性的軟硬件公司共同提出了一種全新思路的芯片級PC音源結(jié)構(gòu),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見的“AC’97”標準(Audio Codec97)。
2.什么是AC’97規(guī)范 早期的ISA聲卡由于集成度不高,聲卡上散布了大量元器件,后來隨著技術(shù)和工藝水平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單芯片的聲卡,只用一塊芯片就可以完成聲卡所有的功能。但是由于聲卡的數(shù)字部分和模擬部分集成在一起,很難降低電磁干擾對模擬部分的影響,使得ISA聲卡信噪比并不理想。
AC’97標準則提出“雙芯片”結(jié)構(gòu),即將聲卡的數(shù)字與模擬兩部分分開,每個部分單獨使用一塊芯片。AC’97標準結(jié)合了數(shù)字處理和模擬處理兩方面的優(yōu)點,一方面減少了由模擬線路轉(zhuǎn)換至數(shù)字線路時可能會出現(xiàn)的噪聲,營造出了更加純凈的音質(zhì);另一方面,將音效處理集成到芯片組后,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
3.AC’97的應用 1997年后,市場上出現(xiàn)的PCI聲卡大多數(shù)已經(jīng)開始符合AC’97規(guī)范,把模擬部分的電路從聲卡芯片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塊稱之為“Audio Codec”(多媒體數(shù)字信號編解碼器)的小型芯片,而聲卡的主芯片即數(shù)字部分則成為一塊稱之為“Digital Control”(數(shù)字信號控制器)的大芯片。
由此可見,AC’97并不是某種聲卡的代稱,而是一種標準。
二、集成聲卡中的主流──軟聲卡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一塊符合AC’97標準的聲卡是有“Audio Codec”與“Digital Control”兩個芯片的。那么所謂的“AC’97軟聲卡”是什么意思呢?原來,VIA和INTEL相繼在主板芯片組的南橋芯片中加入聲卡的功能,通過軟件模擬聲卡,完成一般聲卡上主芯片的功能,音頻輸出就交給“Audio Codec”芯片完成。所以這類主板上沒有那種較大的“Digital Control”芯片,只有一塊小小的“Audio Codec”芯片。下面我們就以一塊創(chuàng)新Sound Blaster PCI128 Digital和一款i815E主板為例,來看看普通聲卡與AC’97軟聲卡的區(qū)別。
我們很容易在聲卡上找到那塊比較大的主芯片 ──“Digital Control”及體積很小的“Audio Codec”,Sound Blaster PCI128 Digital的“Digital Control”芯片(圖1中的1標記處)型號是“CT5880”。作為聲卡上的核心處理芯片,“Digital Control”的作用如同計算機中的CPU,需完成大部分的聲卡功能,如WAV回放、MIDI合成、音效處理等,聲卡的主要技術(shù)參數(shù)都取決于它,它是決定聲卡檔次的重要依據(jù)。距離“Digital Control”不遠就是“Audio Codec”芯片,別看它小,它比普通DAC(數(shù)模轉(zhuǎn)換)芯片能完成更多的功能,括把模擬信號轉(zhuǎn)換為數(shù)字信號的ADC(模數(shù)轉(zhuǎn)換),多路模擬信號混合輸入及輸出等多種功能,跟音響中的數(shù)字編碼/解碼器和前置功放的作用差不多。這里的“Audio Codec”是SigmaTel的STAC9708芯片。根據(jù)AC’97標準的規(guī)定,不同“Audio Codec”芯片之間的引腳兼容,原則上可以互相替換。
由于軟聲卡沒有“Digital Control”芯片,而是采用軟件模擬,所以CPU占用率比一般聲卡高。如果CPU速度達不到要求或因為驅(qū)動軟件有問題,就很容易產(chǎn)生爆音,影響音質(zhì)。
三、集成聲卡中的“另類”──硬聲卡 由于軟聲卡有著諸多不足,于是一些主板廠商便想到了另外一個集成聲卡的方法──將普通聲卡上的“Digital Control”芯片也“搬”到主板上,即把芯片及輔助電路都集成到主板上(這種“集成聲卡”其實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聲卡),這樣相對于單獨的主板和聲卡來說,成本降低了很多,而且聲音效果在理論上與獨立聲卡差不多。在這種集成硬聲卡主板PCI插槽的附近,你都能找到一塊大大的“Digital Control”芯片。
目前集成硬聲卡的主板越來越多,常見的芯片有以下幾種:
1.CT5880
CT5880是創(chuàng)新公司面向中低端市場的一款主打產(chǎn)品,采用該芯片制成的聲卡就是“Sound Blaster PCI128 Digital”。它支持128復音和多音色,16個MIDI通道,并且支持4聲道;支持Microsoft DirectSound、DirectSound 3D及其衍生標準。就CT5880的表現(xiàn)而言,能滿足絕大部分對聲音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戶需求。CT5880是目前使用 多的一款被集成到主板上的音效芯片。
2.CMI8738
CMI8738是臺灣驊訊電子(C-Media)的產(chǎn)品。1999年自行開發(fā)出4聲道音效芯片CMI8738/4CH,除了具有3D定位功能,同時也提供數(shù)字光纖接口,以及支持家庭劇院系統(tǒng)。在CMI8738/4CH的基礎上,驊訊又推出了6聲道的CMI8738/6CH音效芯片。除具備 CMI8738/4CH的所有功能外,該芯片還增加了的6聲道的輸出功能。它可搭配5.1的6聲道或4.1的4聲道音箱,配合DVD播放軟件構(gòu)成完整的小型個人家庭劇院系統(tǒng)需昂貴的外部硬件。
注意:CMI8738內(nèi)置了“Audio Codec”芯片,雖然降低了成本,減少了電路的復雜程度,但不符合AC’97標準,因此信噪比不高,不適合那些注重音質(zhì)的用戶使用。還有,因為 CMI8738有多個版本,所以在挑選集成該芯片的主板時,一定要注意芯片的版本號。
3.YAMAHA 744
YAMAHA公司的音效芯片在用戶中一直有比較好的口碑,從ISA時代的719到PCI時代的724,都獲得了不小的成功。與 YMF724相比,YMF744的功能也得到了較大的改進,其 新版本為YMF744B-V。芯片支持PCI2.2和PC99規(guī)范,為128針LQFP封裝,支持多聲道4揚聲器輸出,可為用戶提供環(huán)繞立體聲效果。744芯片 大的特點是它的三維音效功能,它完全支持EAX環(huán)境音效、Direct Sound和Direct Sound 3D,并可通過軟件運算獲得A3D效果。 內(nèi)容來自www.serverjia.cn電腦硬件知識網(wǎng)
四、使用集成聲卡的注意事項
不管是集成的軟聲卡,還是硬聲卡,由于目前主板在設計上還沒有大的突破,所以在實際使用中 容易出現(xiàn)干擾大、有爆音等毛病。因此,要讓你的集成聲卡有更好的表現(xiàn),請注意以下幾點:
1.驅(qū)動程序是關(guān)鍵。驅(qū)動程序?qū)τ诼暱ǖ谋憩F(xiàn)非常重要,特別是軟聲卡,好的驅(qū)動程序往往能使其表現(xiàn)讓你刮目相看。對于硬聲卡,可以到該芯片的生產(chǎn)商網(wǎng)站下載其 新驅(qū)動程序,如CT5880,就可以到創(chuàng)新公司下載“Sound Blaster PCI128 Digital”的驅(qū)動程序。
2.關(guān)閉某些輸入端口。在聲卡的音頻屬性中,將那些用不著的輸入端口置于“靜音”狀態(tài),如“線路輸入”、“麥克風輸入”等,這樣也能減少噪音的干擾(圖7圖)。
3.盡量不超頻。當將系統(tǒng)的外頻超到一定程度后,集成聲卡就無法正常工作。這是因為機器在非標準外頻下工作時,PCI的工作頻率也隨之提高,而集成聲卡是集成在主板上的,其超頻性能特別差,所以為了聲卡的安全與性能,還是不要超頻或者適度超頻。
|
關(guān)于收錄1 |
關(guān)于收錄2 |
網(wǎng)站幫助 |
廣告合作 |
下載聲明 |
友情連接 |
網(wǎng)站地圖 |
| 共有文章: 16799 篇
今日新文: 0 篇
當前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