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隨著價格不斷跳水,液晶顯示器已經進入全高清大屏時代,配備HDMI高清視頻輸出接口的液晶顯示器也逐漸增多,隨之而來的很多消費者在選購時就會陷入困惑。“看高清玩游戲一定要用帶HDMI接口的顯示器”——這是在市場上買顯示器的時候商家振振有詞的說法,似乎有HDMI接口,才配得上稱為全高清顯示器。那么買顯示器一定要追求HDMI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液晶顯示器接口都有哪些,它們在顯示器中扮演者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簡單來說,顯示器的接口決定了圖像傳輸的質量,而HDMI接口只是我們 常使用的是D-Sub、DVI、HDMI和DisplayPort(DP)四種接口中的一種,那么它們之間到底有怎么樣的聯系呢?下面筆者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各種接口的優缺點以及相關顯示器的選購技巧。
沒落王者 D-Sub接口解析
D-Sub接口俗稱VGA(Video GraphicsAdapter)接口,只要看到藍色的接口基本可以確定是它啦(并不絕對)。可能因為豎看很像一個大寫的字母D,所以稱之為D-Sub,上面共有15針空,分成三排,每排五個,這是一種模擬信號接口。VGA接口是顯卡上應用 為廣泛的接口類型,絕大多數的顯卡都帶有此種接口。
VGA支持在640X480的較高分辨率下同時顯示16種色彩或256種灰度,同時在320X240分辨率下可以同時顯示256種顏色。VGA由于良好的性能迅速開始流行,廠商們紛紛在VGA基礎上加以擴充,如將顯存提高至1M并使其支持更高分辨率如800X600或1024X768,這些擴充的模式就稱之為VESA(Video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視頻電子標準協會)的SuperVGA模式,簡稱SVGA,現在的顯卡和顯示器都支持SVGA模式。
通過模擬VGA接口和計算機連接的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是計算機內部以數字方式生成的顯示圖像信息,被顯卡中的數字/模擬轉換器轉變為R、G、B三原色信號和行、場同步信號,信號通過電纜傳輸到顯示設備中。對于模擬顯示設備,如模擬CRT顯示器,信號被直接送到相應的處理電路,驅動控制顯像管生成圖像。而對于LCD、DLP等數字顯示設備,顯示設備中需配置相應的A/D(模擬/數字)轉換器,將模擬信號轉變為數字信號。在經過D/A和A/D2次轉換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圖像細節的損失。VGA接口應用于CRT顯示器無可厚非,但用于連接液晶之類的顯示設備,則轉換過程的圖像損失會使顯示效果略微下降。CRT顯示器因為設計制造上的原因,只能接受模擬信號輸入,也就是我們為什么在CRT顯示器上只看到VGA接口的原因。
筆者觀點:D-Sub接口的缺點非常明顯,由于是模擬信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圖像細節的損失,只適用于20吋以下的顯示器使用。不過低價優勢也比較明顯,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顯示器都提供D-Sub接口,在很多19吋以下的入門級顯示器上只有D-Sub單接口,可以說在很長時間內,D-Sub接口依然是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當顯卡與主板徹底拋棄D-Sub之時,就是它退休的日子了。
竟然有五大標準 你的DVI接口是那種?
DVI全稱為Digital VisualInterface,看到白色的D型插座十有八九是它了。DVI接口分為3大類5種標準,每種標準都有自己的應用范圍,如果使用中不加以區別,就會影響顯示設備的性能。
它是以Silicon Image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術為基礎,基于TMDS(Transition MinimizedDifferentialSignaling, 小化傳輸差分信號)電子協議作為基本電氣連接。TMDS是一種微分信號機制,可以將象素數據編碼,并通過串行連接傳遞。顯卡產生的數字信號由發送器按照TMDS協議編碼后通過TMDS通道發送給接收器,經過解碼送給數字顯示設備。
一個DVI顯示系統括一個傳送器和一個接收器。傳送器是信號的來源,可以內建在顯卡芯片中,也可以以附加芯片的形式出現在顯卡PCB上;而接收器則是顯示器上的一塊電路,它可以接受數字信號,將其解碼并傳遞到數字顯示電路中,通過這兩者,顯卡發出的信號成為顯示器上的圖象。
和傳統的VGA信號相比,采用DVI信號的液晶顯示器不存在相位問題,不會引起像素抖動。另外,采用DVI信號后,顯示器不會造成幾何失真,大大提高了畫面的質量。
DVI一共分為5種標準,括DVI-A(12+5)、單通道DVI-D(18+1)、雙通道DVI-D(24+1)、單通道DVI-I(18+5)、雙通道DVI-I(24+5)。DVI-A是一種模擬傳輸標準,晚期的大屏幕專業CRT中能看見。不過由于和VGA沒有本質區別,性能也不高,因此DVI-A事實上已經被廢棄了。至于DFP接口,這是一種已經被廢棄的早期的數字規范。
18針屬于單通道DVI,傳輸速率只有24針的一半,為165MHz。在畫面顯示上,單通道的DVI支持的分辨率和雙通道的完全一樣,但刷新率卻只有雙通道的一半左右,會造成顯示質量的下降。一般來講,單通道的DVI接口, 大的刷新率只能支持到1920*1080*60hz或1600*1200*60hz,即現有23寸寬屏顯示器和20寸普通比例顯示器的正常顯示,再高的話就會造成顯示效果的下降。
筆者觀點:綜合來看消費者在選購DVI接口時 好選擇18+1針的單通道或者24+1針的雙通道DVI-D線,完全可以滿足1920*1080分辨率的使用需求。至于18+5和24+5這種規格都屬于DVI-I,多出來得4根線用于兼容傳統VGA模擬信號。這種接口除非是單DVI接口顯示器才會考慮采用。
前景光明 HDMI接口解析
HDMI英文全稱是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中文名稱是高清晰多媒體接口的縮寫。HDMI的標準由日立、松下、飛利浦、索尼、湯姆遜、東芝和SiliconImage七家公司聯合組成的HDMI組織所制定。
對于追求完美的影音發燒友和游戲玩家來說,僅僅采用DVI接口的液晶顯示器顯然不能滿足各種電子產品的應用。相對于目前應用 廣的DVI接口,HDMI具有更多優勢。首先,DVI是一種PC上的標準接口,但是在家電市場并沒有多少設備采用。因為DVI接口體積巨大,影響了背板的線路布局。另外,超低價高清播放器已經普及,用HDMI接口連接可以不用主機直接播放。除此之外,DVI只能傳輸視頻信號,而音頻傳輸需要其他接口,使用起來不方便。而HDMI解決了這些問題,因而大受家電廠商歡迎。
HDMI先后共有3個版本, 初的1.1版本只支持1080I不支持1080P(1080I隔行、1080P逐行),但由于對電腦信號兼容性差,并沒有用在顯卡上;1.2版本則將帶寬提升至4.95Gb/s,從而實現了對于1080P的支持,并且徹底的解決了對于電腦兼容性的問題,HDMI接口也在這個時候在顯卡上得到普及;1.3版采用了新的傳輸技術iTDMS,將帶寬從4.95Gb/s提高到10.2Gb/s。加入了自動音頻/視頻同步功能,以及更為小型的mini HDMI。
HDMI從外觀上看和D-Sub以及DVI完全不同,采用了類似于USB的設計,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可以很方便的進行插拔,另外為了更加方便連接拍照和攝影等小型圖像設備,還提供了一種更小型的miniHDMI。
筆者觀點:應用HDMI的好處是只需要一條HDMI線,便可以同時傳送影音信號,而不像現在需要多條線材來連接;同時,由于無線進行數/模或者模/數轉換,能取得更高的音頻和視頻傳輸質量。對消費者而言,HDMI技術不僅能提供清晰的畫質,而且由于音頻/視頻采用同一電纜,大大簡化了家庭影院系統的安裝。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采用HDMI接口,相信它的未來前景是無限光明的。
迷霧重重 DP接口前路坎坷
DisplayPort接口也許網友們并不熟悉,其接口由VESA(視頻電子標準組織)在2006年5月正式發布。接口的優勢在于:它的 初版本就可以提供高達10.8Gb/s的帶寬和HDMI1.3的帶寬基本相當,后續版本帶寬提升空間強當大。同樣支持音頻/視頻同時傳輸。
與HDMI不同,Displayport接口采用微封傳輸架構,DisplayPort1.1 大支持10.8Gb/S的傳輸帶寬。由于帶寬非常高,因此絕對不至于其在傳輸過程中出現“掉”的現象。而且微封架構的彈性大,DisplayPort可以輕松實現分屏顯示功能(一條DisplayPort連接線 高可支持6條1080i或3條1080p視頻流。),DisplayPort可以在同一組Lane/Link(通道/連線)內傳輸多組視頻。而得益于高帶寬的優勢,Displayport可支持WQXGA+(2560×1600)、QXGA(2048×1536)等分辨率及30/36bit(每原色10/12bit)的色深,1920×1200分辨率的色彩支持到了120/24Bit,超高的帶寬和分辨率完全足以適應顯示設備的發展。
在接口形狀上,Display Port接口稍大于HDMI,并且同樣支持即插即用。另外為了某些特殊需求,DisplayPort同樣也有mini版本。除此之外,DisplayPort既支持外置顯示連接,也支持內置顯示連接。而在安全性方面,DisplayPort接口可以完美支持HDCP數字內容保護協議。
筆者觀點:雖然DisplayPort接口擁有眾多的優勢,但是就目前來說還看不到普及的希望。目前民用級顯示器市場中采用DP接口的顯示器也不過戴爾的幾款產品,對于普通的消費者而言,大家暫時也沒有必要花太多的精力放DisplayPort接口顯示器的選購之上。
總結:DVI夠用 按需選擇
說了那么多,下面就是筆者總結出的顯示器接口選擇要點:
第一,D-Sub接口由于是模擬信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圖像細節的損失,只適用于20吋以下的顯示器使用。
第二,若是使用1920*1200以下分辨率,DVI-I,DVI-D,HDMI,DP都可以,屏幕尺寸影響不大。
第三,若是超高分辨率,比如2560*1600等,雙通道DVI-D,HDMI,DP勝任。
第四,若是使用3D顯示器,1920*1080分辨率下,DVI-D,HDMI,DP沒問題,若是2560*1600以上 好選用HDMI,DP。
所以從顯示器本身出發,目前DVI絕對可以勝任全高清分辨率的需求,不存在任何的瓶頸問題。不過隨著高分辨率、3D大屏的不斷普及,再加上越來越多的IT數碼設備,甚至手機都配備HDMI接口,若是與未來潮流“接軌”,統一各種接口,還是選擇HDMI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