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家電維修資料網 > 正文 >
解析硬盤技術--磁頭技術
來源: 日期:2013-10-17 15:16:26 人氣:標簽:
硬盤技術的更新換代,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就是磁頭技術,現在的硬盤單碟容量一般都在40GB以上, 高的單碟容量已經達到了80GB或更高,以后硬盤的單碟容量還將繼續增大,對于單碟容量,它直接聯系的技術就是磁頭技術,磁頭技術越先進,硬盤的單碟容量就可以做得更高。 早的磁頭是采用鐵磁性物質,它在不論磁頭的感應敏感程度或精密度上都不理想,因此早期的硬盤單碟容量均非常低,單碟低了,硬盤的總容量就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因為在一塊硬盤內封裝的盤片數是非常有限的。同時早期使用的磁頭在體積上也小,它使得早期的硬盤體積上相對而言比較龐大,這給用戶的使用帶來了非常的不便。
80年代末期,IBM研發了MR(Magneto-Resistive Head)磁阻磁頭技術,磁阻磁頭是基于磁致電阻效應工作的,核心是一片金屬材料,其電阻隨磁場的變化而變化。磁阻元件連著一個十分敏感的放大器,可以測出微小的電阻變化。之后IBM公司又開發了 GMR(Gaint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磁頭技術,它是在MR技術的基礎上研發成功的新一代磁頭技術,現在生產的硬盤全都應用了GMR磁頭技術。GMR巨磁阻磁頭與MR磁頭一樣,是利用特殊材料的電阻值隨磁場變化的原理來讀取盤片上的數據,但是GMR磁頭使用了磁阻效應更好的材料和多層薄膜結構,比MR磁頭更為敏感,相同的磁場變化能引起更大的電阻值變化,實現更高的存儲密度,MR磁頭能夠達到的盤片密度為每平方英寸3Gb-5Gb(千兆位每平方英寸),而GMR磁頭每平方英寸可以達到10Gb-40Gb以上。GMR比MR具有更高的信號變化靈敏度,從而使硬盤的單碟容量可以做得更高, 新的磁頭技術為第四代GMR磁頭技術。
了解臺機硬盤的朋友都知道,硬盤磁頭里有一個Park,硬盤不工作的時候磁頭就會停在Park 這里“休息”,但由于筆記本硬盤密度太小,就連轉軸中心附近也寫進了數據,所以它就要在盤片的附近安裝一個裝置,用來防置磁頭。知道這些我們就可以解釋為什么筆記本硬盤在讀盤的時候會產生”咯嗒、咯嗒“的聲音,其實是它在”靠岸“。但這種設計也帶來了一些好處,在硬盤不工作的時候,由于磁頭遠離盤片,所以磁頭就不會出現由于震動而劃傷盤片的現象。
【看看這篇文章在百度的收錄情況】
相關文章
- 上一篇: 硬盤要出問題的5個征兆
- 下一篇: 硬盤可以翻過來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