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電器維修資料網 > 正文 >
太陽電池板基礎及安裝方法
來源: 日期:2013-12-14 9:26:40 人氣:標簽:
(1)發電效率與單元的外形有關
在表面積相等的情況下,矩形單元比圓形單元的發電效率高。太陽電池單元的性能可分別用電流和電壓來表示,電壓依賴于單元的半導體性能,而電流與其面積成正比。因此,在作模塊化考慮的時候,更注重面積。使用矩形的單元,可令單元間間隙 小。
早期的太陽電池使用單晶硅,而單晶硅是長的柱狀物,其截面為圓形。可以想象,多個圓形拼成的平面,不能發電的間隙是較大的。
現在的太陽電池使用多晶硅,多晶硅為矩形柱,其截面為矩形, 適合用作太陽電池單元,由其構成了主流的藍色多晶硅太陽電池。
(2)陣列組成
所有看似復雜的太陽電池陣列,都是由一個個單元串、并聯,再加入附加電路組成的。如下圖所示,先將單元串聯成組,再把組串聯成板,然后由板串聯成行, 后由行并聯成陣列。
(3)輸出特性
如下圖所示,單元的i-v特性類似將二極管的i-v曲線沿x軸上下翻轉后的形狀。其中,發電的范圍稱為第一象限,反電壓象限為第二象限,反電流象限為第四象限。
太陽電池的特性和二極管相似:加上正向電壓,就會產生正向壓降:加上反向電壓,在轉折點處就會產生雪崩擊穿。除發電的第一象限外,其余兩個工作象限就是這種情形。
下左圖是無光照(全暗)情況下的i-v特性,一旦有光照,i-v特性就變成下右圖那樣,開始發電。
- 1
- 2
- 3
- 下一頁
【看看這篇文章在百度的收錄情況】
相關文章
- 上一篇: 頻敏變阻器的工作原理
- 下一篇: 一款高精度偏置電壓形成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