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存儲器的一些知識
為什么現在很多可寫的存儲器也叫做ROM?例如FLASH,EEPROM等,它們都是可寫的,為什么不叫做RAM,而叫做ROM呢?
初,把只能讀的存儲器叫做ROM(Read Only Memory),并且掉電后數據不會丟失。由于不能改寫,因而使用起來很不方便。隨著技術的進步,在ROM中使用一些新技術,就可以使它具有可以編程的功能。比較早的是熔絲型的可編程ROM,由于是通過熔斷熔絲來編程的,所以這類ROM編程后,就不能再寫了,是一次性的(OTP)。后來又出現了EPROM,是通過紫外線來擦除的,并且通過高壓來編程,這類ROM上面一般有一個透明的石英玻璃窗,看上去挺漂亮的,它就是用來給紫外線照射的。后來又出現了EEPROM,不用紫外線照射就可以擦除,因而可以直接在電路中編程。另外還有FLASH ROM,又可分為NOR FLASH和NAND FLASH。FLASH ROM一般有一個特點,就是寫數據時,可以將1改為0,而不能將0改為1,因而寫數據前需要擦除,擦除時將所有數據置1。
之所以依然叫做ROM,歸納一下,大概有幾個原因:
①不能像RAM那樣快速的寫;
②可能需要特殊的擦寫電壓;
③可能需要特殊的擦寫時序;
④可能需要在寫之前進行擦除操作;
⑤擦寫次數有限,不像RAM那樣可以隨意寫而不損壞;
⑥掉電后數據不會丟失;
⑦有些可寫的存儲器只能寫一次(OTP)。
科學技術真是個好東西,給我們電子設計人員也省掉了很多麻煩。現在有一類鐵電存儲,它們可以像RAM一樣隨機訪問,又能像ROM一樣掉電后保持數據不丟失。有時為了保存數據,會使用一片RAM外接電池的方式(例如主板上保存CMOS設置的芯片,就需要一顆電池供電,當BIOS設置錯誤或者密碼忘記時,可以通過拔下電池來清空CMOS設置而恢復出廠設置。當然,這個電池還要給系統實時時鐘芯片供電)。隨著技術的發展,可以遇見將來這類用來保持數據的電池可能會被取消。
簡單地說,在計算機中,RAM 、ROM都是數據存儲器。RAM 是隨機存取存儲器,它的特點是易揮發性,即掉電失憶。ROM 通常指固化存儲器(一次寫入,反復讀取),它的特點與RAM 相反。ROM又分一次性固化、光擦除EPROM和電擦除重寫EPPROM兩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