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種常見彩電故障檢修流程速查表1
彩電故障維修的成敗,準確的判斷故障部位,正確的檢修方法和步驟至關重要。本章搜集整理了彩電50種常見故障的檢修流程,將故障現象或檢修步驟、檢修部位和易損元件以表格的形式顯示,一目了然,維修人員按照本章提供的檢修流程檢修,步步深入,便可找出故障元件,排除故障。
1 開機燒保險管或限流電阻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檢修開機瞬間就燒保險管或大功率限流電阻時,說明故障彩電的消磁電路
或開關電源初級電路有元器件被擊穿,電流劇增,將保險管熔斷或將電源大功率限流電阻
燒斷。
檢修時,采用電阻測量法排除嚴重短路的元件,如果是電源開關管擊穿,還要排除引發屢損開關管的故障。檢修流程見表1。
表1 開機燒保險管或限流電阻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消磁電路
1.消磁電阻有無短路。
2.消磁線圈有無對地短路
檢查市電整流濾波電路
1.市電整流橋堆或橋式整流電路中二極管是否擊穿。
2.市電整流濾波電容(大于100uF/400V)有無漏電或擊穿
檢查厚膜集成電路或開關管
1.開關管(含厚膜IC中的開關管)集電極與發射極(源極與
漏極)極間是否擊穿。
2.若有壓敏保護器件,檢查其是否擊穿
檢查開關變壓器繞組
1.開關變壓器繞組漏電電路或對地漏電短路。
2.這種故障雖不常發生,但檢修時也不要忽略檢查
2 屢損電源開關管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屢損電源開關管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過壓擊穿;二是過流損壞。當電源開關管的外部電路失效、變質、失控時,使加到開關管上的電壓過高或流過開關管電流
劇增時,均會損壞電源開關管。
檢修時,主要排除引發屢損開關管的變質、損壞元件,避免再次損壞開關管。檢修流程見表2。
第 1 頁,共 30 頁
表2 屢損電源開關管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過壓損壞開關管的檢查
1.檢查開關管集電極或漏極的反峰壓吸收、保護電路元件,
是否開路、失效。
2.檢查開關電源取樣誤差放大電路是否開路,造成穩壓失
控,輸出電壓升高,加到開關管上的電壓也隨之升高。
3.開關電源振蕩與脈沖形成電路失常,使加到開關管的驅
動信號異常
過流損壞開關管檢查
1.檢查開關電源的負載和整流濾波電路是否發生短路故障。
2.檢查開關管的過流保護電路是否失控。
3.開關管激勵脈沖放大、控制電路頻率特性和開關特性不
良,引發開關管損耗增加
3 光柵呈S失真,圖像左右扭動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發光柵兩邊出現S形,圖像左右扭動故障,通常是市電整流濾波電路或次級電源濾波電路發生故障,致使300V電壓不平滑,帶有紋波所致。
檢修時,采用電阻測量法重點檢查相關電路的整流二極管是否開路、濾波退偶電容器
的容量是否減小或失效。檢修流程見表3。
表3 光柵呈S失真。圖像左右扭動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300V整流濾波電路
1.市電整流橋堆或橋式整流電路中四只二極管是否有1只
開路。
2.市電整流濾波電容(大于100uF/400V)有無容量減小或
失效
檢查+B整流濾波電路
1.+B濾波電容器是否容量減小或失效。
2.+B整流二極管是否漏電或不良
4 無光柵、無伴音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發無光柵無伴音故障,主要由開關電源電路故障、行場掃描電路故障或
微處理器電路故障所致。
檢查無光柵無伴音故障首先應弄清楚主副電源的來源和開關機控制電路的關系:對于
采用獨立副電源,開關機采用控制主電源市電供電的電視機,檢修無光柵無伴音故障時,
應先檢查指示燈是否點亮,微處理器是否進入開機狀態;再檢查開關電源有無電壓輸出,
如果無電壓輸出,故障部位在開關電源部分,如果有電壓輸出,故障部位在行輸出部分;對于副電源取自主電源,開關機采用控制行振蕩電路供電或降低電源輸出電壓的彩電,應
先檢查主電源電路,再檢查微處理器控制和行輸出電路。檢修流程見表4。
第 2 頁,共 30 頁
表4 無光柵、無伴音故障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電源指示燈不亮
1.采用獨立副電源電路的檢查副電源供電電路。
2.測量微處理器+5V(或+3.3V)供電電路
檢查微處理器電路是否處于開機狀態,
如果不開機,則檢查微處理器控制電路
1.測量微處理器復位引腳電壓是否正常。
2.檢查時鐘振蕩電路是否正常。
3.檢查本機鍵掃描電路是否存在短路漏電故障。
4.檢查有無遙控指令輸入。
5.檢查微處理器有無開機指令輸出和開關機控制電路。
6.檢查微處理器性能是否良好
檢查開關電源電路:測開關管C極(漏
極)無300V直流電壓
1.檢查市電輸入電路引線與電源插頭是否折斷或開焊。
2.檢查保險管與管座是否接觸不良。
3.檢查市電整流電路中限流電阻是否開路。
4.檢查市電整流二極管是否開路。
5.檢查開關變壓器初級繞組是否開路,引腳是否虛焊
測開關管b極(柵極)或集成電路啟動
引腳無啟動電壓
1.檢查開關管基極或電源集成電路供電引腳提供電壓的啟動
電路。
2.檢查開關管基極控制電路有無短路
測開關管b極或集成電路啟動引腳有啟
動電壓
1.檢查開關管正反饋電路。
2.檢查負載電路是否存在嚴重短路故障,特別注意檢查行輸出和
伴音功放電路。
3.檢查開關電源次級整流濾波電路是否短路
測+B端電壓不正常,保護電路動作
1.檢查保護電路元器件。
2.檢查穩壓控制電路元器件
測+B端電壓不正常,保護電路未動作
1.檢查取樣誤差放大和穩壓控制電路。
2.檢查開關管附屬多功能電路元器件
測+B端電壓正常
1.檢查行掃描小信號集成電路的供電電路。
2.檢查行掃描輸出電路元器件
5 無光柵、無伴音、機內有叫聲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當開關電源負載電路發生短路故障時,將開關電源振蕩頻率拉低或行振蕩
頻率拉低,產生“吱吱”叫聲。根據機內發出聲音的不同,可以大概判斷出電路故障部位。若發出低沉叫聲或尖叫聲,多是行輸出電路有短路故障所致;若開機聽到“吱”的一聲,便聲光全無,則常見為保護電路動作所致。
檢修時,應先排除行輸出和場輸出電路嚴重短路故障,再進行通電測試。必要時斷開
行輸出電路,接假負載測量開關電源輸出電壓,判斷故障范圍。如果接假負載后,開關電源輸出電壓正常,故障在行輸出電路;否則故障在開關電源電路。
對于行輸出電路,一是存在短路漏電故障;二是行掃描頻率偏低;三是行二次供電電
路存在短路故障,主要檢查場輸出電路。檢修流程見表5。
第 3 頁,共 30 頁
表5 無光柵、無伴音、機內有叫聲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開關電源負載電路
1.檢查開關電源輸出端取樣電路有無元器件擊穿。
2.檢查開關電源輸出端保護電路有無元器件擊穿。
3.檢查開關電源某路輸出端有無元器件擊穿。
4.檢查開關電源中行脈沖耦合電路是否開路。
檢查行輸出電路
1.檢查行輸出管、行輸出變壓器、行逆程二極管、行逆程電容有無擊穿。
2.斷開保護支路,檢查行輸出電路有無過流或過壓故障。
3.檢查行偏轉線圈是否局部短路擊穿。
4.檢查行逆程電容有無容量變小、S校正電容是否漏電。
5.檢查行振蕩電路與行頻相關的元件,采用晶振分頻的電路,必要時更換晶振
檢查場掃描電路
1.檢查場輸出電路有無過流或過壓故障。
2.檢查場掃描基準電流產生電路是否有元件開路
6 屢損行輸出管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屢損行輸出管,是維修中經常遇到的故障之一,造成屢損行管的原因主要
有三:一是行管過壓擊穿;二是行管過流損壞;三是行管過損耗損壞。
檢修時,如果開機的瞬間即損壞行輸出管,多為過壓損壞;開機一段時間損壞行輸出
管,多為過流、過損耗損壞;另外開機檢測行輸出管散熱片的溫度,如果溫度上升較快,且溫度過高,手不敢長時間在散熱片上停留,則是過流、過損耗故障。檢修流程見表6。
表6 屢損行輸出管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行管過壓擊穿故障
1.檢查開關電源輸出電壓是否過高,重點檢查穩壓控制環路。
2.檢查行逆程電容是否開路或容量減小。
3.檢查行偏轉線圈是否開路、開焊現象。
4.行輸出變壓器是否有漏電放電現象
行管過流損壞故障
1.檢查行偏轉線圈是否短路。
2.行逆程電容器是否漏電。
3.S校正電容和枕形校正電路是否短路。
4.行輸出變壓器是否存在短路故障。
5.行二次供電電路是否存在漏電、短路故障
行管過損耗損壞故障
1.行頻偏移:檢查行振蕩電路頻率是否偏移,更換行振蕩晶振試之,行振
蕩供電濾波電容失效。
2.行推動不良:行推動級三極管不良,行推動變壓器局部短路,行推動級
濾波電容器失效。
3.行管匹配不當:無阻尼的行管代換有阻尼的行管,無基極分壓電阻,造
成過激勵;有阻尼的行管代換無阻尼的行管,管內基極電阻與管外基極電阻并
聯,造成欠激勵。
4.行管基極串聯或并聯的阻尼電阻變質,行推動到行管基極的是否接觸
不良。
5.行管質量不佳
第 4 頁,共 30 頁
7 行掃描中心偏移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發行掃描中心偏移故障,一是行掃描電路中的AFC2電路元器件性能不良,導致行逆程脈沖信號異;驘o法加在集成電路內的AFC電路所致;二是行中心調整元件變質,對于采用總線控制的機型,應檢查行中心調整數據的設置是否合適。檢修流程見表 7。
表7 行掃描中心偏移故障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行中心控制電路
1.對于具有總線控制的彩電,要檢查行中心數據的設置是否合適。
2.對于有行中心調整電路的彩電,檢查行中心調整元件是否變質
檢查AFC2電路
1.檢查集成電路內AFC2電路引出腳有無行逆程脈沖信號輸入。
2.檢查行AFC2電路元器件有無性能不良
8 行掃描線性不良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檢修行掃描線性不良故障的發生概率較低。引發掃描線性不良,通常是行輸出管、行逆程電容器或行偏轉線圈性能不良。當出現圖像水平線不直或屏幕底部水平線
彎曲的故障現象時,可能是彩色顯像管色純磁環未調整好、有水平校正電路存在故障。檢修流程見表8。
表8 行掃描線性不良故障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行偏轉電路
1.檢查行偏轉線圈有無性能不良。
2.檢查行輸出管有無性能不良。
3.檢查行逆程電容器有無性能不良
檢查行振蕩和水平校正電路
1.檢查行振蕩電路有無元器件性能不良。
2.檢查專有水平校正電路是否存在故障
9 光柵枕形失真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通常把水平方向光柵失真稱為枕形失真,也叫做左右枕形失真。彩色顯像
管的結構,決定了電子束流掃描屏幕曲率中心與彩色顯像管熒光屏曲面的曲率中心不重合,從而使光柵產生枕形失真。為了改善光柵左右失真,在行掃描電路中加有左右枕形失
真校正電路,簡稱枕校電路。
發生枕形失真故障,一是枕形失真校正電路元件發生故障;二是枕形失真校正調整不
當。檢修流程見表9。
表9 光柵枕形失真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枕形校正電路
1.檢查枕校電路供電電壓是否正常。
2.檢查枕校電路中分立元器件或集成電路有無性能不良。
3.檢查枕校輸出電路中二極管或其他元器件有無漏電或擊穿
第 5 頁,共 30 頁
續表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行逆程電容
檢查行輸出管集電極外接行逆程電容器有無擊穿
檢查枕形校正調整控制電路
1.檢查枕形校正激勵脈沖形成電路。
2.檢查與枕形校正調整相關的總線數據和調整電位器
10 行幅度不足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行幅的大小,一般是由開關電源輸出電壓、行輸出電路中的逆程電容、S 形校正電容和枕形失真校正電路等共同決定的。行逆程電容器容量越大,行逆程掃描時間
越長,陽極高壓越低,行幅越大;反之,行逆程電容器容量減小,行逆程掃描時間縮短,
陽極高壓越高,行幅越小。彩色顯像管偏轉的靈敏度與電壓平方成反比,即電壓增加,偏
轉靈敏度降低,行幅縮小。
判斷行幅是否不足,不僅要觀察圖像左右兩邊是否露出黑邊,而且還要觀察圖像上下
是否也露出黑邊。通常,行逆程電容容量不足,會造成行輸出管擊穿,或行輸出管雖沒有
擊穿,但導致高壓升高,光柵的亮度增加。如果彩色顯像管光柵的亮度正常、測加速極電
壓正常、用手摸行輸出管的溫度也正常,則基本可以斷定行逆程電容沒有問題。
若行幅縮小且屏幕兩側光柵呈波浪狀,則表明枕形失真校正電路出了問題。若光柵縮
小、水平部分有光柵,則通常為沙堡脈沖形成電路有故障。若行幅的大小隨音量的大小或
其他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表明開關電源帶負載的能力較差。換句話說,故障是因負載變化
時開關電源的穩壓特性不良引起的。檢修流程見表10。
注意:檢查行逆程電容器時,切不可將其斷開后開機。否則,會因電壓過高而損壞元
器件。
表10 行幅度不足或過大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電源和行振蕩電路
1.檢查開關電源主電壓輸出端電壓是否低于正常值。
2.檢查行頻振蕩晶體有無性能不良
檢查行輸出電路
1.檢查行逆程電容容量是否正常。
2.檢查行推動管與行推動變壓器是否性能不良。
3.檢查行輸出變壓器有無性能不良。
4.檢查S型校正電容容量是否正常
檢查枕形校正和行逆程電路
1.用示波器觀察集成電路沙堡脈沖信號輸出波形是否正常。
2.檢查沙堡脈沖形成電路有無行逆程脈沖信號輸入。
3.檢查枕形失真校正電路有無元器件性能不良
11 一條垂直亮線或垂直黑條干擾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發一條垂直亮線故障的原因,主要是行偏轉回路發生開路故障,重點檢
查行輸出管集電極電路和行偏轉電路元器件的引腳有無接觸不良、是否虛焊,元器件熱穩
第 6 頁,共 30 頁
定性能是否不良等。 好采用電阻測量法,如果測量電壓,不可長時間開機。
引發光柵上出現垂直黑條干擾故障,通常稱為阻尼條,民間俗稱“肋骨”,主要是行輸出級電路的高次諧波干擾所致。檢修流程見表11。
表 11 一條垂直亮線或垂直黑條干擾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一條垂直亮線檢查行偏轉線圈
回路
1.檢查行偏轉線圈間的插頭、印制電路板有無接觸不良。
2.檢查行偏轉回路串接的元器件有無開路,特別是檢查S校正電容是否失
效開路。
3.檢查行偏轉線圈有無開路
檢查光柵上有垂直黑條干擾故障
1.將彩電置于AV狀態,觀察黑條干擾是否存在。
2.檢查行推動電路中濾波元件與消振電容是否不良。
3.斷開枕形失真校正電路,觀察黑條干擾是否存在。如果黑條干擾消失,
則表明故障在枕校電路。
4.檢查、更換行輸出變壓器
12 一條水平亮線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發一條水平亮線故障故障部位在場掃描電路中,多為場輸出電路故障,
少數為場振蕩電路故障。
檢查的方法是用萬用表電阻擋,表筆斷續碰觸場輸出電路的脈沖電壓輸入端,觀察水
平亮線是否有變換,如果水平亮線有變換,則故障部位在場振蕩電路中,否則故障部位在
場輸出電路中。檢修流程見表12。
表12 一條水平亮線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用表筆碰觸場輸出電路的輸入端,
水平亮線,有變化
1.檢查場振蕩電路供電電路。
2.檢查場振蕩鋸齒波形成電路。
3.檢查場頻脈沖信號輸出電路
用表筆碰觸場輸出電路的輸入端,
水平亮線無變化
1.檢查場掃描輸出電路供電電路。
2.檢查場逆程泵電路。
3.檢查場輸出集成電路有無損壞。
4.檢查場掃描輸出電路中的負反饋電路有無元器件性能不良。
5.檢查場偏轉線圈回路元件,插接件有無開路或接觸不良
13 屢燒場輸出集成電路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發場輸出集成電路故障,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過壓擊穿,另一種是過流
損壞。
多為場輸出電路的供電增高或場輸出電路外部元件變質、漏電所致,由于場輸出電路
供電主要由開關電源和行輸出電路供電,當場輸出電路過壓擊穿時,往往伴有行輸出管擊
穿故障。檢修流程見表13。
第 7 頁,共 30 頁
表13 屢燒場輸出集成電路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過壓擊穿故障
1.檢測場輸出電路供電電壓,如果過高,排除電壓過高故障。
2.場輸出電路由開關電源供電的,排除開關電源輸出電壓過高故障,主要
檢查開關電源穩壓環路元件。
3.場輸出電路由行輸出供電的,排除行輸出供電過高故障,主要檢測+B
電壓和行逆程電容器
過流損壞故障
1.檢查場供電電路濾波電容器是否失效,造成場輸出電路自激,損耗過大。
2.檢查場輸出電路自舉升壓電容器是否失效, 好換新,以防后患。
3.場輸出電路的消振電容、反饋電容是否變質、開路。
4.場偏轉線圈是否局部短路
14 場幅異常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發場幅度異常故障,多為場幅度減小,引發的原因:一是鋸齒波形成電
路或場輸出電路元件變質;二是場幅度調整不當。維修時,先調整場幅度試試,如果仍不
能排除故障,再檢查場輸出和場鋸齒波形成電路元件。
常見故障為場供電電路限流電阻增大、濾波電容器容量減小,多伴隨光柵上部壓縮;
場輸出耦合電容器容量減小,多伴隨光柵下部壓縮;反饋取樣電阻阻值變大,光柵上下均
等壓縮。檢修流程見表14。
表14 場幅異常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場幅度調整元件和數據
1.對于有場幅調節電位器的彩電,應檢查其是否調節不當或性能不良。
2.對于總線控制彩電,檢查總線調整電路是否正常或參數設置是否不當
檢修場輸出電路電壓與外部
元件
1.檢查場偏轉線圈有無損壞,場輸出耦合電容是否容量減小。
2.測量場輸出電路供電腳電壓是否低于正常值,濾波電容和限流電阻是否
正常。
3.檢查場負反饋電路中電阻與電容有無性能不良。
4.檢查場掃描鋸齒波形成電路是否正常
15 圖像抖動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發圖像抖動故障,一是場輸出電路不良,引發圖像抖動、場幅不穩定,多為場幅調節電路有元件接觸不好或虛焊;當場掃描電路的50Hz/60Hz識別電路或場輸出電路的50Hz/60Hz控制電路發生故障時,可以造成圖像上下抖動;行輸出高壓出現打火故障,也會對圖像同步信號參數干擾,引起圖像抖動。二是場同步不良造成的,當中頻
PLL環濾波器外接電容漏電時,可導致換臺時圖像上下抖動,當過壓保護電路元器件性能不良時,也可以造成圖像抖動。檢修流程見表15。
第 8 頁,共 30 頁
表15 圖像抖動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行、場掃描電路
1.若有場幅調節電路,檢查其有無接觸不良或虛焊。
2.若有50Hz/60Hz識別控制電路,檢查該電路有無元器件性能不良。
3.檢查行輸出電路是否存在接觸不良和漏電打火故障,干擾圖像同步信號
檢修PLL和保護電路
1.檢查中頻PLL環濾波器外接電容是否漏電
2.檢查過壓保護電路有無元器件性能不良
16 行、場均不同步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場不同步故障,一是場同步信號失常,二是場振蕩頻率偏移。區分故障部
位的方法是:調節場同步電位器,若圖像能在某一點上同步,則重點檢查場積分電路;若
不能同步,則重點檢查場振蕩電路。對于從行頻脈沖信號分頻獲得場頻脈沖信號的機型,
出現場不同步的幾率較小。此時,可檢查相關集成電路制式切換引出腳的電壓是否正常。
行不同步故障,一是行同步信號失常,二是行振蕩頻率偏移。維修時,先調節行同步
電位器。若圖像能在某一點上同步,說明行振蕩頻率正常,行同步脈沖信號分離電路(即微分電路)、行AFC電路與行逆程脈沖信號。若不同步,則重點檢查行振蕩電路,對于采用32倍行頻振蕩電路的彩電,常見為500kHz晶體(陶瓷諧振器)性能不良或行同步AFC電路元器件性能不良所致。
行、場都不同步,圖像在屏幕上呈斜條狀且翻滾,無法看到完整的圖像。行和場都不
同步,則重點檢查同步分離電路、消噪電路、AGC電路。檢修流程見表16。
表16 行場均不同步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修場不同步故障
1.對于有單獨場振蕩電路的機型,檢查場振蕩電路與場積分電路。
2.對于從行頻脈沖分頻器獲得場頻脈沖信號的機型,檢查制式切換是否正常
檢修行不同步故障
1.對于有行頻調節電位器的機型,應檢查與行頻相關元器件。
2.對于采用倍頻行振蕩電路的機型,應檢查500kHz晶體有無性能不良。
3.檢查行AFC電路相關元器件有無性能不良
檢修行場均不同步故障
1.觀察有無彩色全電視信號進入同步分離電路。
2.檢查同步信號分離電路引出腳外接元器件。
3.只是Tv狀態行場不同步,檢查AGC電壓形成和控制電路
17 場掃描線性不良或頂部壓縮有回掃線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場掃描線性不良故障,主要由場直流負反饋電路元件異常、場輸出電路或場鋸齒波形成電路元件變質所致。根據經驗,光柵頂部略有壓縮并伴有回掃線故障,原因是場供電電壓偏低,二是泵電源電路發生了故障所致;場下部壓縮故障,原因是場鋸齒波形成電容容量減小,二是場輸出耦合電容器容量減小。
檢修場線性不良故障時,可調節場線性電位器,若光柵變均勻,則說明場線性電位器
第 9 頁,共 30 頁
調整不當;若仍不正常,重點檢查場直流負反饋電路。檢修流程見表17。
表17 場掃描線性不良或頂部壓縮有回掃線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場掃描線性不良故障
1.調節場線性調節電位器,檢查場線性電位器是否接觸不良。
2.檢查場輸出電路中點至場負直流負反饋電路輸入端之間的電阻有無阻值
變大或開路。
3.檢查場輸出管或場輸出集成電路有無性能不良
光柵頂部略有壓縮并伴有回掃
線故障
1.檢查場掃描逆程供電電路是否有故障。
2.檢查泵電源電路中的電解電容器是否性能不良。
3.檢查泵電源電路中二極管有無性能不良。
4.檢查場輸出管或場集成電路有無性能不良
光柵下部壓縮故障
1.檢查偏轉線圈回路耦合電容器是否容量減小。
2.檢查場鋸齒波形成電路有無元件性能不良
18 黑屏或光柵暗有字符顯示有伴音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有光柵,有伴音,說明開關電源電路、行場掃描電路基本正常;有字符顯示,說明微處理器字符控制電路、視頻電路基本正常。黑屏幕和光柵暗淡,無圖像,重點在亮度控制電路、色度解碼電路、顯像管供電電路中。對于早期彩電來說,可能出現無圖
像無伴音、有光柵有字符的故障現象。對于近期彩電來說,因某種原因,可能出現無光柵
或黑屏、有字符的故障現象。
排除光柵暗或黑屏故障,應重點檢查彩色顯像管加速極供電電路、色輸出電路、亮度
調節電路、ABL電路、場輸出保護電路與藍背景消隱電路。同時,檢查總線控制相關數據設置是否合適。
檢修時,可采用提高顯像管加速極電壓的方法判斷故障范圍:如果加速極電壓不能提
高,故障在行輸出變壓器加速極電壓調整電路;如果替換加速極電壓后,屏幕顯示一條水
平亮線,則故障在場輸出電路,引起保護電路動作,引發黑屏幕;如果提高加速極電壓后,屏幕變為具有滿屏幕回掃線的光柵,測量三個陰極電壓接近200V,說明上個視頻放大電路均截止,故障在亮度控制和解碼電路中;如果提高加速極電壓后,顯像管仍無光柵,則是顯像管本身故障或顯像管供電電路故障。
如果是亮度和解碼電路故障,測量色輸出管的集電極直流電壓,若高于正常值,再測
量基極和發射極直流電壓。如果基極電壓正常而發射極電壓高于正常值許多,則故障在亮
度電路;如果發射極電壓正常,而基極電壓低于正常值,則故障在色輸出電路。
當由亮度電路故障導致無光柵時,應測量色輸出管的集電極直流電壓是否正常。若集
電極電壓下降到60V左右時出現無光柵,為束電流過大使保護電路動作所致;若集電極電壓升至140V以上時出現無光柵,為彩色顯像管截止而造成無光柵,應檢查亮度電路。
黑屏有字符顯示故障,通常發生在亮度電路或束電流限制電路中,也可能發生在AV/TV信號切換電路或遙控系統電路。對于某些機型彩電來說,當場輸出集成電路損壞或沙堡脈沖信號電路有故障時,也極易造成黑屏。對于具有黑電流檢測功能的彩電來說,
第 10 頁,共 30 頁
該電路有元器件不良就可以導致黑屏故障。對于具有視頻靜噪功能的彩電來說,該電路有
故障也會引起黑屏。檢修流程見表18。
表l8 黑屏或光柵暗有字符顯示有伴音故障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顯像管電路
1.檢查彩色顯像管電路工作條件是否滿足。
2.測量彩色顯像管加速極電壓是否正常,并檢查加速極電壓供電電路。
3.檢查色輸出電路是否正常
檢查亮度控制電路
1.檢查ABL電路是否正常。
2.檢查亮度電路是否正常。
3.檢查亮度控制電路有無故障并檢查總線數據設置是否正確。
4.檢查AV/TV切換電路是否正常。
5.檢查遙控系統電路是否正常
檢查保護電路和消隱電路
1.檢查場輸出保護電路元器件及場輸出集成電路有無損壞。
2.檢查藍背景消隱電路。
3.檢查關機消亮點電路有無元器件漏電。
4.檢查沙堡脈沖信號電路是否正常。
5.檢查黑電流檢測電路是否正常
19 自動關機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發自動關機故障主要原因有兩種:一是電路存在接觸不良現象,受熱后
漲開導致自動關機;二是保護電路啟動,引發自動關機。
故障部位主要在電源電路、行場掃描電路、保護電路、待機控制電路。保護電路有故
障自動關機后,不能馬上二次開機現象。對于設有電子束流過流保護電路的彩電,交流接
地電容虛焊或開路也會產生自動關機故障現象;如康佳T2966C(TDA8843)、T2566E型彩電(TB1240N)中的C414。檢修流程見表19。
表l9 自動關機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電源電路
1.檢查開關電源保護電路是否正常。
2.檢查開關電源穩壓控制電路有無元器件性能不良。
3.檢查開關電源電路是否開焊和接觸不良
檢查保護電路
1.檢查保護電路是否動作。
2.檢查保護電路取樣電路元件是否變質。
3.查找引起保護的故障元器件
檢查微處理器控制電路和待機
控制電路
1.檢查微處理器的工作條件是否正常。
2.檢查矩陣和總線電路是否正常。
3.檢查待機控制電路是否正常
檢查行場輸出和束電流控制
電路
1.檢查行輸出電路是否存在開焊和接觸不良現象。
2.檢查束流過流保護電路的彩電,交流接地電容虛焊或開路。
3.檢查場輸出電路是否存在接觸不良現象,引發保護
第 11 頁,共 30 頁
20 圖像上有橫條干擾或滿屏拉絲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發圖像上有橫條干擾,一是供電電路的濾波特性不良,造成紋波干擾;二是退耦電路的濾波不良,引發各單元電路相互干擾所致。
檢修時,重點檢查相關電路的濾波、退耦電容器。檢修流程見表20。
表20 圖像上有橫條干擾或滿屏拉絲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濾波電路
1.檢查開關電源市電整流濾波電路中大容量電解電容器是否容量變小或
漏電。
2.檢查開關電源輸出端濾波電容器是否容量變小或漏電
檢查退耦電路
1.檢查+B輸出串聯電感后面的濾波退耦電容是否容量變小或失效。
2.檢查低壓供電電路的穩壓、濾波電路元件是否失效
檢查場輸出電路
1.檢查場輸出電路阻尼元件有無開路。
2.檢查場偏轉線圈兩端并聯電阻是否開路
21 伴音加大或圖像較亮時光柵收縮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發伴音加大或圖像較亮時光柵收縮故障,測量開關電源次級各輸出端電
壓,若均低于正常值,并跟隨伴音音量和光柵亮度高低變化,則是開關電源電路的負載能
力變弱。究其原因:一是開關電源供電電路電壓降低;二是開關電源內阻變大。檢修流程見表21。
表21 伴音加大或圖像較亮時光柵收縮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當市電220V電壓基本正常時出
現此類故障現象
1.檢查開關電源中過流保護電路的檢測電阻阻值是否變大。
2.檢查開關電源中限流電阻的阻值是否變大。
3.檢查開關電源中300V整流濾波電路是否正常
當市電220V電壓低于正常值時
出現此類故障現象
1.檢查開關電源中延遲導通電路有無元器件性能不良。
2.對于有二次供電電路的機型,還應檢查二次供電電路中的元器件是否性
能不良
22 圖像模糊散焦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當圖像模糊故障現象出現時,若伴音正常,故障部位在聚焦電路或行輸出
電路。若開機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后,圖像漸漸清晰,則為彩色顯像管管座性能不良。調節
行輸出變壓器上的聚焦極電壓調節電位器,可以使圖像清晰;若調節幾分鐘后,圖像又變
得模糊起來,則為行輸出變壓器性能不良。檢修流程見表22。
第 12 頁,共 30 頁
表22 圖像模糊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剛開機時圖像模糊,過一段時
間后逐漸清晰
檢查彩色顯像管管座有無性能不良,多為聚焦極放電腔受潮漏電
始終不清晰
1.調節行輸出變壓器聚焦極電壓調節電位器,若圖像能清晰、過幾分鐘后
又變模糊,則更換行輸出變壓器。
2.若執行上述程序仍不能排除故障,則為彩色顯像管不良
23 機內嚴重打火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機內有嚴重打火聲故障是維修實踐中常常遇到的故障現象之一。其發生故
障的部位有三處:一是陽極高壓線與高壓嘴接觸不良;二是行輸出變壓器高壓線根部與磁
芯打火;三是高壓與鄰近物體之間放電。檢修流程見表23。
表23 機內嚴重打火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將故障機器放置在較暗光線下,
觀察打火部位
1.若打火部位與行輸出變壓器相關,則更換行輸出變壓器。
2.若打火部位在顯像管插座聚焦極放電腔,則更換顯像管座。
3.若打火部位與開關電源電路相關,則檢查穩壓控制電路元器件有無性能
不良
24 光柵有色斑或關機屏幕上有亮點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起光柵有色斑故障的原因,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由于彩電受地磁的影響
造成的;另一種是消磁電阻損壞造成的。導致關機后屏幕上有亮點或亮帶故障的原因,是
關機消亮點電路元器件損壞造成的。
檢修光柵有色斑故障時,重點檢查消磁電路。正常時消磁電阻冷態未開機時的電阻值
為十幾歐左右,開機后溫度急劇升高,阻值立即變大。如果冷態時消磁電阻的阻值在50Ω
以上,開機數分鐘后,用手觸摸一下消磁電阻的外表溫度接近室溫,則可判斷消磁電阻不
良。檢修流程見表24。
表24 光柵有色斑故障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檢查消磁電路
1.檢查消磁電阻和消磁線圈有無損壞。
2.檢查消磁電阻和消磁線圈有無開路或接觸不良。
3.檢查彩電是否受地磁影響,并調整其擺放位置
檢查顯像管
如果消磁電路正;蜻M行外部消磁后,仍不能消磁色斑,則是顯像管會聚
不良
檢查消亮點電路
檢查消亮點電路中的元器件
第 13 頁,共 30 頁
25 光柵過亮并有回掃線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引發光柵過亮故障,一是顯像管加速極電壓過高,二是顯像管陰極電壓過低。
若加速極電壓調節電位器調節不當,會使光柵亮度過亮并出現回掃線;色輸出管集電
極工作電壓降低,會使彩色顯像管柵極與陰極之間的電位差減小,光柵亮度增加,但不會
出現回掃線。
消亮點電路有故障,會使色輸出管集電極電壓降低(彩色顯像管陰極電位降低),導致光柵亮度過亮或出現回掃線。消亮點電路故障嚴重時,還會導致無圖像。
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光柵迅速變成白色光柵或某一基色光柵,并且出現場回掃線,隨
后變成無光柵,實為過流保護電路動作所致。當出現白色光柵時,檢查色輸出電路供電電
路元器件,如有故障會導致彩色顯像管的三個陰極電壓下降。
對于某些型號的彩電來說,集成電路內部場消隱電路損壞可導致此類故障。對于場掃
描電路來說,逆程期間供電電壓達不到要求,也是造成此類故障的原因之一。檢修流程見
表25。
表25 光柵過亮并有回掃線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調整顯像管和外部電路
1.檢查加速極電壓是否調節不當。
2.檢查消亮點電路有無元器件性能不良。
3.檢查色輸出電路供電電壓是否正常
檢查ABL和消隱電路
1.檢查ABL電路有無元器件性能不良。
2.對于小信號集成電路要檢查其場消隱電路是否損壞。
3.對于具有黑電流檢測功能的新型彩電,檢查是否因為元器件不良導致傳
輸通道中斷而造成此類故障現象
26 單色光柵并伴有回掃線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單色光柵并有回掃線,伴音正常,是色輸出電路 常見的故障現象之一。
究其原因:一是色輸出電路供電電壓不正常;二是某色輸出管損壞;三是彩色顯像管某陰
極與柵極之間短路,或陰極與燈絲之間擊穿,導致該陰極上的電壓過低。
當出現單一基色光柵時,應檢查對應色輸出管有無擊穿、放電器件有無擊穿。當屏幕
上出現紅(綠、藍)色光柵并有回掃線故障時,通常光柵在數秒鐘內消失,這是保護電路動作所致。
如果陰極與燈絲之間擊穿漏電,可切斷原燈絲供電連接線,特別是切斷與地線之間的
連接,用絕緣導線在行輸出變壓器磁芯上繞2~3圈,測得交流脈沖電壓在4.5~5.0V之間(有效值接近6.3V),連接到顯像管燈絲引腳上,采用燈絲電壓懸浮供電的方法解決。檢修流程見表26。
第 14 頁,共 30 頁
表26 單色光柵并伴有回掃線檢修流程
故障現象或檢查步驟
檢查部位或易損元件
測量彩色顯像管對應基色陰極
電壓過低
1.檢查彩色顯像管對應基色陰極與柵極之間是否短路。
2.檢查彩色顯像管對應基色陰極與燈絲之間是否短路
測量色輸出電路對應基色放大電
路供電電壓是否正常,若不正常
1.檢查對應基色放大電路供電電阻是否開路。
2.檢查相關濾波電容是否短路
測量色輸出晶體管或集成電路
內放大管是否擊穿
檢查對應基色放大管或引腳對地電阻是否為0,若為0則為該基色放大管被
擊穿,需更換放大管或集成電路
27 短時間回掃線后變為無光柵檢修流程
維修提示: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屏幕迅速變成白色光柵并且出現場回掃線,隨后變成
無光柵,應檢查亮度電路保護二極管有無擊穿、亮度電路中兼作黑電平鉗位電容的亮度信
號耦合電容是否短路。只有亮度信號輸出放大管或射極跟隨器的集電極與發射極擊穿,或
限幅二極管擊穿,才會導致色輸出管集電極電壓降低而出現此類故障現象。檢修流程見表
★★★★★ 湖南省陽光電子技術學校常年開設:手機維修培訓、家電維修培訓、電工培訓、電腦維修培訓、焊工培訓--面向全國火爆招生!網址:http://www.hnygpx.com 報名電話:13807313137)。安置就業?荚嚭细耦C發全國通用權威證書。采用我校多年來獨創的“模塊教學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理+圖紙+機器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半天理論,半天實踐,通俗易懂,確保無任何基礎者也能全面掌握維修技能、成為同行業中的佼佼者。工作(一期不會,免費學會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