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顯示器參數和部件詳解
(1)液晶面板
液晶面板是液晶顯示器的主要組件,占去了液晶顯示近80%的成本。目前世界上擁有面板制造技術的廠家并不多,只有 SHARP(夏普)、SANYO(三洋)、三星、LG-Philips、臺灣的友達等廠商擁有核心技術,大多數液晶顯示器都是用它們的面板來組裝生產的。
面板的質量和身價目前分為三檔:日本的三洋、夏普屬于一檔,多被采用在高端的產品上,如:sony,優派,純凈界等,價格也相對高昂;韓國的三星、LG 與Philips屬于二級,多數使用在搭配品牌機出售的顯示器上;友達等臺灣廠商則屬于第三檔,也是低端液晶經常采用的面板。
(2)壞點
所謂的壞點是液晶面板上,不能正常顯示像素點的統稱。液晶面板是由眾多顯示點組成,靠每個顯示點上的液晶物質在電信號控制下改變透光同狀態完成的。在1024×768分辨率下,液晶板共有786432個顯示點,如此多的點很難完全保證個別會出現問題。但以目前技術水平來看如果將有壞點的液晶面板報廢,相信液晶顯示也只能是櫥窗中的天價商品了,因此,壞點的多少成為了面板的分級時的主要依據 。廠商一般會避開壞點分割液晶板,把沒有壞點或者極少壞點的液晶面板以較高的價格出售,而壞點數目比較多的則低價賣給小廠生產成廉價的產品。 目前主要的分級標準為:
面板廠商標準:
韓系廠商,3個以下為A級日系廠商,5個以下為A級臺系廠商,8個以下為A級主流液晶顯示器品牌準AA級:無任何壞點的LCD顯示器為AA級。A級:3個壞點以下,其中亮點不超過一個,且亮點不在屏幕中央區內。B級:3個壞點以下,其中亮點不超過二個,且亮點不在屏幕中央區內。
(3)關鍵指標:對比度 液晶面板制造時選用的控制IC、濾光片和定向膜等配件,與面板的對比度有關,對一般用戶而言,對比度能夠達到350:1就足夠了,但在專業領域這樣的對比度平還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相對CRT顯示器輕易達到500:1甚至更高的對比度而言。只有高檔液晶顯示器才能達到,MAYA的V500的500:1,純凈界ezm19f2的600:1。由于對比度很難通過儀器準確測量,所以挑的時候還是要自己親自去看才行。
(4)亮度
液晶是一種介于固態與液態之間的物質,本身是不能發光的,需借助要額外的光源才行。因此,燈管數目關系著液晶顯示器亮度。 早的液晶顯示器只有上下兩個燈管,發展到現在,普及型的 低也是四燈,高端的是六燈。 四燈管設計分為三種擺放形式:一種是四個邊各有一個燈管,但缺點是中間會出現黑影,解決的方法就是以純凈界為代表,由上到下四個燈管平排列的方式, 后一種是“U”型的擺放形式,其實是兩燈變相產生的兩根燈管。 六燈管設計實際使用的是三根燈管,廠商將三根燈管都彎成“U”型,然后平行放置,以達到六根燈管的效果。 (5)信號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指的是液晶顯示器對于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也就是液晶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的反應時間,通常是以毫秒(ms)為單位。信號相應時間分為兩個部分即“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而我們所說的響應時間指的就是兩者之和。響應時間越小越好。時間越小用戶在看移動畫面時就越不會出現類似殘影或者拖尾的痕跡。按照人眼的生理特點,響應時間如果超過40毫秒(<1000÷40=25幀/秒),就會出現運動圖像的遲滯現象。所以目前市場上響應時間 低的接受范圍是30ms,這也是現在的液晶顯示器較多的標識。一些更好的面板可以達到25ms或20ms,甚至更高的16ms。 有一些廠商在標示時會只寫出了上升時間或下降時間,一混淆視聽,所以一定要問清所標數值的性質。
(6)可視角度
液晶的可視角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當背光源通過偏極片、液晶和取向層之后,輸出的光線便具有了方向性。也就是說大多數光都是從屏幕中垂直射出來的,所以從某一個較大的角度觀看液晶顯示器時,便不能看到原本的顏色,甚至只能看到全白或全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制造廠商們也著手開發廣角技術,到目前為止有三種比較流行的技術,分別是:TN+FILM、IPS(IN-PLANE -SWITCHING)和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TN+FILM這項技術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層廣視角補償膜。這層補償膜可以將可視角度增加到150度左右,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在液晶顯示器中大量的應用。不過這種技術并不能改善對比度和響應時間等性能,也許對廠商而言,TN+FILM并不是 佳的解決方案,但它的確是 廉價的解決方法,所以大多數臺灣廠商都用這種方法打造15寸液晶顯示器。
IPS(IN-PLANE -SWITCHING,板內切換)技術,號稱可以讓上下左右可視角度達到更大的170度。IPS技術雖然增大了可視角度,但采用兩個電極驅動液晶分子,需要消耗更大的電量,這會讓液晶顯示器的功耗增大。此外致命的是,這種方式驅動液晶分子的響應時間會比較慢。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區域垂直排列)技術,原理是增加突出物來形成多個可視區域。液晶分子在靜態的時候并不是完全垂直排列,在施加電壓后液晶分子成水平排列,這樣光便可以通過各層。MVA技術將可視角度提高到160度以上,并且提供比IPS和TN+FILM更短的響應時間。這項技術是富士通公司開發的,目前臺灣奇美(在大陸奇麗是奇美的子公司)和臺灣友達獲得授權使用此技術。 可視角度分為平行和垂直可視角度,水平角度是以液晶的垂直中軸線為中心,向左和向右移動,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角度范圍。垂直角度是以顯示屏的平行中軸線為中心,向上和向下移動,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角度范圍。可視角度以“度”為單位,目前比較常用的標注形式是直接標出總水平、垂直范圍,如:150/120度,目前 低的可視角度為120/100度(水平/垂直),低于這個值則不能接受, 好能達到150/120度以上。
Tags:
作者:佚名中查找“液晶顯示器參數和部件詳解”更多相關內容
中查找“液晶顯示器參數和部件詳解”更多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顯示器維修二十三例
- ·下一篇文章:液晶顯示器花屏故障排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