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 |
學校地址:湖南省 長沙市 雨花區 車站南路紅花坡路口 |
CPU工作頻率的跳線:在下面的內容里,我們看一下主板的跳線。這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在購買主板時,你可以讓銷售商替你做完這一步,但這不能保證你以后的升級。如果你想多學一些知識或想親自完成跳線,下面的內容可供你參考。
主板上大部分的跳線是關于CPU的,比如 CPU類型(不同廠商)、工作電壓和主頻。對CPU跳線,主板的說明書上都有詳細的說明。可以說是有規律可循的,你只要按以下步驟進行就可以了。
第一步,確認CPU類型。比如是Intel還是AMD或者Cyrix等別的品牌。
第二步,了解CPU的工作電壓。CPU常見的工作電壓有2.0、2.8V、2.9V、3.3V等。一般,所設定的電壓要和CPU工作電壓相吻合。如果設定電壓太高,可能會因CPU過熱而燒毀;同樣,電壓過低也會造成功能故障。令人高興的是,現在的大多數主板會根據安裝的CPU類型自動設置好相應的電壓,就象這塊PII的主板就不用再進行電壓調整了。以上兩個步驟比較簡單,主板資料里有詳細的說明,安裝前你要認真閱讀。
第三步是設定CPU 頻率。這一步稍微復雜一點,不過每一種CPU的設置方法都是相同的。
在此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兩個基本的概念,主板頻率和倍頻系數;通常我們常說的Pentium II 300,AMD K6-2 300這些CPU的型號,其中 后一個數字"300"就是指CPU內部的工作頻率是300MHz,而主板上的內存、控制芯片的工作頻率是沒有這么高的,所以就會出現主板頻率和倍頻系數,主板頻率是指內存、控制芯片和CPU之間的總線的工作頻率,倍頻系數就是CPU的內部工作頻率和主板頻率的比值。CPU的實際工作頻率就決定于這兩個參數。有這樣的公式: CPU的實際工作頻率 = 主板頻率×倍頻系數通常主板頻率都是一些固定的值,比如:60MHz、66MHz、75MHz、100MHz、133MHz等;倍頻系數有1.5、2.0、2.5和3.0、4.0、4.5、5.0等,通過設置主板上的跳線就可以改變CPU的工作頻率,人們常說的超頻就是指改變這兩個參數來使CPU在較高的工作頻率下運行,超頻往往是以改變外頻為主。
在跳線之前,我們要先了解自己購買的CPU的基本參數,比如我們購買了一顆 Celeron 300A的CPU,它的工作頻率是300MHz,它的外頻是:66MHz,這里的外頻就是指主板的工作頻率。我們可以得到 300 = 66 × 4.5,(實際上這款CPU的倍頻系數是被鎖的,只能是4.5)這樣在跳線時就將主板頻率設置為66MHz,倍頻系數設置為4.5。
我們再看一下另外一個例子:比如我們用的是AMD K6-3 400的CPU,它的工作頻率是400MHz,它的外頻是100MHz,我們可以得到它的 倍頻系數 = 400/100 =4。在跳線時將主板的頻率設置為:100MHz,倍頻系數設置為4。因此在設置跳線之前,需要了解CPU的工作頻率和外頻,然后再進行具體的操作。前面我們已經提到SOCKET7 主板和SUPER7主板是不同的,他們的差別就在于SUPER7主板可以支持100MHZ的系統頻率, 新技術的SUPER7主板還可支持133MHZ的系統頻率,而傳統的SOCKET7主板的系統頻率是66MHZ的,(有一些主板還提供75,83MHZ的頻率)。。